游戏主播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如果保密协议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愿表示,并且在法律上未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同时符合法定要求(包括签署双方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和公章),则该保密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无可置疑。 然而,如果保密协议在保密条款和违约责任方面的条款不完整或表述不清晰明确,即使一方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违反了保密承诺,也难以进行事实上的追责和处罚。此外,尽管保密协议中确实记述有关于第三方保密的条款,但在国家法定机构,如公共安全机关或司法机关需要获取有关信息时,仍有权依法要求查阅相关保密资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属于赌博行为,但是是否能构成赌博罪,需要具体分析涉案金额以及情节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如果构成赌博罪,一般情况下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
保密协议通常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负有保密义务的违约当事人将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 许多高科技企业给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的员工发放保密费,那么,员工承担保密义务,企业有支付保密费的义务吗我国法律并未强制企业向承担保密义务的员工支付保密费,员工因工作需要而知悉企业商业秘密,因此,员工应承担保密义务。企业对员工已支付工资,企业对员工承担保密义务不需再支付保密费。但是企业在员工任职期间或离职时支付一定保密费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不但可以增强员工保密的自觉性,而且,员工离职后泄露或使用企业一般保密信息的,也容易被法院确认构成违约而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保密协议保密主体是什么
保密协议保密主体是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实践中包括下列人员: 1、高层管理者; 2、技术研发人员; 3、高级营销人员; 4、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 HR、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人员; 5、秘书人员; 6、重要信息员。
2020.05.13 447 -
公司保密协议薪酬是否保密
公司保密协议薪酬是否保密,是由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人员之间约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
2024.05.29 17
-
游戏开发保密协议
劳动合同是用来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各自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应当享有的权利的一种协议。劳动合同的订立应该遵守相应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已经签订劳动双方就应当自觉遵守。
2022-07-22 15,340 -
保密协议无效,但是保密费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通常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2022-08-18 15,340 -
盗版游戏传播是否违法?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目前尚未对盗版游戏活动进行明确规定。但若个人或组织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对他人拥有版权的游戏作品进行销售、出租、复制等行为,则构成对他人著作财产权的侵害,是一种非法且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
2024-12-07 15,340 -
什么是保密协议保密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保密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
2022-05-22 15,340
-
01:20
游戏装备是否属于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游戏装备可以作为虚拟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另有规定的话,可以按照规定来执行。换句话说,我国最新的法律承认了虚拟财产的财产性质。游戏装备作为游戏玩家
4,550 2022.04.17 -
01:20
协议离婚签字是否有效
首先,夫妻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必须依法办理离婚登记,在办理离婚登记前,双方仍然是夫妻关系。离婚协议书的生效条件是夫妻双方已经离婚,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书,但是其中一方不办理离婚手续的,离婚协议书不生效。最后,如果一方坚决不肯离婚
1,109 2022.05.11 -
01:02
租房口头协议是否有效
我国民法典第469条规定了,当事人可以采取书面的形式,或者采取口头的形式签订合同。而法律与行政法规明确要求需要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必须通过书面的方式订立。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限制房屋租赁合同的订立形式,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双方通过口头的方式订
635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