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直系亲属探监需要准备什么监狱是川中监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 ①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 ②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3、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二、探监身份关系包括6种:1、到监狱中探望服刑的亲友;2、到拘役所中探望服刑的亲友;3、到劳教所中探望被劳动教养的亲友; 4、到行政拘留所中探望被行政拘留的亲友; 5、到看守所中探望被羁押的亲友; 6、到强制戒毒所探望被强制戒毒的亲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监狱探监需要手续如下:要携带相关身份证明,并到相关派出所开具与服刑人员的关系证明;打听具体能探视的时间,服刑人员每月能接受探视次数最多两次;办理接见手续,一次会见时间只有30分钟。
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会见人需出具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本人身份证。首次到监狱会见亲属、被监护人的,需带地方公安机关出具的会见人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本人身份证件。
-
监狱探监的需要什么手续
探监的手续是:携带身份证及其它能证明自己与罪犯关系的有效证明。注意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监狱有关探监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探监。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
2020.06.05 210 -
监狱探亲有什么要求
三个亲情会见的适用条件:一是案件已基本查清,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安排会见不致影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或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有可能促使其转化。三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其犯罪原因、
2020.01.11 552 -
去监狱探监需要什么证件
一般探监时,需要携带个人的身份证件。 1、会见人需出具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本人身份证。 2、首次到监狱会见亲属、被监护人的,需带地方公安机关出具的会见人与被会见人关系证明和本人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
2020.09.11 595
-
怎么和监狱亲属探监
不是直系亲属,跟家人一起,不可以去监狱探望。《监狱法》第四节通信、会见第四十七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
2022-03-10 15,340 -
进监狱有直属关系能去探亲吗?
根据《监狱法》及有关限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能够会见亲属、看护人。罪犯亲属、看护人应当按照监狱限定的会见日子来监会见,每次不得超出三人,会见时间通常不超出三十分钟。罪犯亲属、看护人在会见时能够顾送物
2022-06-21 15,340 -
走监狱的人朋友的直系亲属可以探监吗
看守所探监时间和要求: 1.看守所里的未决犯是不容许探监的,除了可以会见律师,不容许接见任何人。 2.已经判决正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虽然可以探视,但一月不能超过三次。一般来说,周六周日不是探视时间。
2022-07-05 15,340 -
监狱探监的监狱条件是什么
监狱探监条件如下:根据《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亲属”是指由婚姻、血缘和收养形成的社会关系;“监护人”是指外籍犯的法定代理人。罪犯所会见的亲属或者监护人必须
2022-04-10 15,340
-
01:18
非亲属探监走什么程序非亲属探视服刑人员需到监狱的狱政部门去办理手续,以帮教的名义去看,进行探监需要出示身份证件。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 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
834 2022.05.13 -
00:55
监狱需要交生活费吗监狱不需要交生活费。国家免费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依据相关规定,罪犯的生活标准按实物量计算,由国家规定。监狱应当设立医疗机构和生活、卫生设施,建立罪犯生活、卫生制度。罪犯的医疗保健列入监狱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计划。罪犯的被服由监狱统一配发。罪
7,213 2022.05.11 -
01:13
监狱假释是什么意思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认为其不至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此外,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如果再犯新罪的,
4,0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