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反家庭暴力的义务主体是哪些人作为主体

反家庭暴力的义务主体是哪些人作为主体

2022-08-04 14:2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4回复

专业分析: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成员: 1、配偶或前配偶。 2、现有或曾有同居关系、家长家属或家属间关系者。 3、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四、现为或曾为四亲等以内之旁系血亲或旁系姻亲。 综上所述,《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基本与国际接轨。反家庭暴力的义务主体从行为类型来看,除了身体暴力,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给了法官具体情况的自由裁量空间,可以把性暴力纳入“等”的行为类型之中。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在附则中增加了准用条款,扩大了家庭暴力法的主体适用范围,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可依照反家暴法规制。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会保护法,家庭成员以外有着共同生活关系的人之间的暴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具有共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徐炜律师

博爱星(上海)律师事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有:配偶或前配偶;现有或曾有同居关系、家长家属或家属间关系者;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现为或曾为四亲等以内之旁系血亲或旁系姻亲。从行为类型来看,除了身体暴力,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给了法官具体情况的自由裁量空间,可以把性暴力纳入“等”的行为类型之中。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家庭暴力损害赔偿权利和义务主体详解如下:家庭暴力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是家庭暴力的被施暴方,义务主体是家庭暴力的施暴方。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律师普法更多>>
专业问答更多>>
  • 反家庭暴力主体分为哪些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捆绑、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抚养照料关系,《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3,有着同居关系,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家庭

    2022-03-25 15,340
  • 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捆绑、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抚养照料关系,《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3,有着同居关系,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家庭

    2022-03-16 15,340
  • 反家庭暴力法适用主体主要是哪些的呢?

    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22-08-03 15,340
  • 第三节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主体《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捆绑、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抚养照料关系,《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3,有着同居关系,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家庭

    2022-03-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01:09
    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家庭暴力的特征有: 1、反复性发作,家庭暴力一般都具有循环性,其主要过程有:紧张状态阶段、暴力阶段以及亲密阶段三个阶段; 2、普遍性和严重性; 3、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包含肉体损害、精神折磨,例如对受害人实施伤害的威协,恐吓威胁、性

    2,434 2022.04.15
  • 什么是家庭冷暴力行为 01:12
    什么是家庭冷暴力行为

    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暴力不合作”、“冷处理”的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

    1,525 2022.04.15
  •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01:04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渎职罪的主体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同时政企、政事职能交叉现象在一些领域也存在,造成在刑法规定的渎职罪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之外还有立法空白。根据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制定的多个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3,510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