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合同中“消费者单方放弃服务,余款不退”的格式条款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孙女士所签订的服务协议虽然写明其“单方放弃服务,余款不退”,但该约定系由美容院预先打印拟定的格式条款,且该约定明显加重了孙女士的责任,排除了孙女士的权利,应属无效条款。但是,如果孙女士没有证据证明其美容院有过错或违约行为,其单方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行为,属于违约,依法也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消费合同中“消费者单方放弃服务余款不退”的格式条款是无效的。 在消费者预先支付全部费用、经营者分期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中,如果经营者提供的格式条款约定,倘若消费者单方终止消费,则经营者对已经收费但尚未提供商品或服务部分的价款不予退还的,该类格式条款系排除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属于无效条款。
消费者有退款的权利。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
消费者有权利退货退款吗
消费者有权退货。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
2020.02.21 498 -
必须服务期是合同条款中的格式条款吗
服务期并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不论是劳动合同期限还是服务期,都不能剥夺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限制劳动者的依法辞职权。用人单位需要尊重劳动者解约的权利。
2020.09.09 93 -
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有效吗
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依法订立有效,但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或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无效。
2021.03.18 208
-
消费合同中“消费者单方放弃服务,余款不退”的格式条款法律支持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
2022-08-29 15,340 -
消费者遇到格式条款怎么办
消费者遇到格式条款,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格式条款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的,可以请求认定该内容无效。
2022-05-27 15,340 -
消费者权益法中退货的条款
消费者权益法退货条款主要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
2022-08-18 15,340 -
消费者权益法无效退款条款有哪些?
消费者权益法退货条款主要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
2022-07-15 15,340
-
00:55
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什么
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条款与普通条款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可以明确分配风险、增进交易安全,便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但同时其自身也存
1,931 2022.04.17 -
01:36
合同格式条款的弊端是什么
合同的格式条款主要具有下面几点弊端: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讲,格式条款的订立违背了契约自由的原则。因为格式条款是一方当事人预先制定,合同相对人并不参与进合同条款的制定过程,因此没有办法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协商,无法表达个人意愿,在一定程度上
2,335 2022.05.11 -
01:12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
首先要有消费者中毒事实的发生,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与造成损害的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不管其有无过错。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与该餐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
2,1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