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办理离婚案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可以通过民政局和法院诉讼两种方式。如果双方已经协商好了,那么可以通过民政局办理离婚,双方需要就婚姻,子女抚养及财产和债务都进行处理达成离婚协议,另外还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关于财产的信息材料,一寸照片等材料;另外一种是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去法院诉讼离婚,一般需要当事人本人带着身份证、结婚证、起诉书等材料,到对方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起诉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起诉书需要写明原、被告身份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2.有孩子的,还需要准备孩子的出生证明。有财产的,需要提供需要法院处理的财产清单,对方有过错的,需要提供对方过错类证据。3.离婚案件原则上采用原告就被告管辖。如果被告不在户籍所在地的,可以向被告的经常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地。4.夫妻双方均离开住所地且超过一年的,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材料一般需要一式三份,给法院和对方当事人各一套,自留一套备用。
离婚证办理程序: 1.双方提出离婚书面申请,出示证件。 2.双方对家庭财产处理、子女抚养、父母赡养、债权、债务等问题达成书面协议。 3.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 4.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和结婚登记证处理表,登记机关审查。 5.领取《离婚证》。 法庭起诉离婚了没有离婚证,起诉离婚是不会发离婚证的,但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会出具判决书。
-
怎样才能办理离婚呢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2021.04.27 118 -
怎样才能办理起诉离婚
起诉离婚的具体程序如下:首先,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起诉状。然后,法院应当先行调解,调解有效的,终止审理。入股调解无效的,法院会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2021.02.10 85 -
怎样才能办理离婚协议?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现在协议离婚有如下程序: 一、申请离婚。夫妻双方带上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签署《离婚协议》,并在婚姻登记机关指定的办公场所现场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 离婚协议应
2022.06.07 67
-
怎样才能撤销离婚案件
案件中经常会有夫妻之间闹矛盾冲动离婚,诉讼过程中冷静下来又后悔的情况,那么这里我就对撤销离婚案件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提起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在受理案件后直到宣告判决前是可以撤回起诉,
2022-09-07 15,340 -
案件应该怎样才能离婚
上诉,原告首先要坚持离婚,其次要要出需要离婚的事实和证据,我国《》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
2022-09-04 15,340 -
离婚案件怎样能快速办理
1、当事人协议离婚的,可以由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22-11-11 15,340 -
没有结婚证怎么才能办理离婚案件
1、没有结婚证的,应当先补办结婚登记,拿到结婚证后,再办理离婚手续。 2、男女双方没有结婚证的,属于未确立婚姻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只能算作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无需解除的,男女双方实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
2023-06-05 15,340
-
00:56
达到怎样的条件才能离婚具备以下情形,单方可以向法院申请离婚。只要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那么法院一般都是会准许双方离婚的: 1、有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比如对老人,孩子,配偶实施家庭暴力; 2、有赌博,吸毒这些不良习惯,并且屡教不改的。这些恶习不仅会造
487 2022.04.25 -
01:11
怎样才能办理取保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
1,004 2022.04.17 -
01:07
怎样才能立案如何能立案,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我国的案件基本上分为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不同的案件类型有不同的立案方式,以及立案标准。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可以直接去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提起相应的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
2,5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