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能否特别代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事人不能协议离婚的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离婚,为了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请律师进行代理,律师代理权一般有一般代理和特别授权代理,这里我对离婚案件的律师代理权做一个简单介绍:离婚案件不能特别授权代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自己意志的以外都应出庭,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这就是说法律上原则上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都必须出庭。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依然没有规定可以授权诉讼代理人特别授权委托的权利。因此离婚案件不可以特别授权。因为离婚案件的很多事实情况当事人最具有发言权,如果由代理人的代理律师代其做判断,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合理,甚至更容易激化矛盾。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和婚姻有关的纠纷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每个离婚案件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建议大家聘请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介入案件,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纠纷不能特别授权代理。 一般情况下,在离婚案件中,律师代理权是一般代理。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是否准予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为区分的界限。 为了让法官更好地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很多事实情况当事人最具有发言权。 若由代理人的代理律师代其做判断,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合理,甚至容易激化矛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离婚纠纷一般不能特别代理。离婚案件由于涉及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于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等情况,只有当事人到场才有利于查清事实。所以,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本人应当参加庭审。即使当事人出具了“特别授权”的授权书,当事人也应当出庭。
-
离婚纠纷怎么特别代理
离婚纠纷不能特别代理。一般情况下,在离婚案件中,律师代理权是一般代理。为了让法官更好地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很多事实情况当事人最具有发言权。若由代理人的代理律师代其做判断,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合理,容易激化矛盾。
2020.10.29 88 -
赡养纠纷能否特别授权
赡养纠纷能特别授权。特别授权代理,是指委托人以特别授权赋予律师除了一般代理权限以外,尚具有代理当事人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处理直接做出决定并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如果没有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是不能代替诉讼主体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
2020.12.11 99
-
离婚纠纷能否特别授权代理
离婚案件除离婚问题外,还存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当事人双方就离婚问题没有争议,那么,在其他问题的处理中,代理人是否能够代理当事人处理相关实体权利 笔者认为,离婚案件全案不适用特别授权代
2022-03-29 15,340 -
抚养费纠纷可否特别授权代理
当然可以的,只要你书写特别授权委托书就行。里面列明内容即可,如代为提起诉讼、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诉请求,提起上诉、代收法律文书等权限。
2022-07-18 15,340 -
离婚纠纷代理权怎么确认,离婚是否存在特别授权代理?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都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这是民事诉讼中的特别规定,指明了离婚案件当事人必须出庭。
2022-08-08 15,340 -
赡养纠纷是否能特别授权给律师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2022-08-17 15,340
-
00:59
离婚纠纷能否特别代理
首先,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的权限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授权”,一般代理权限的代理人可以代为提交证据、参加庭审、法庭辩论等,但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当事人一般应当亲自出庭。而拥有“特
1,482 2022.04.17 -
01:04
如何代理合同纠纷
想要代理合同纠纷的话,第一,要确定代理人的身份,按规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地的社区、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以上这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1,033 2022.04.17 -
01:00
离婚纠纷能否提起上诉
在离婚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提起上诉,如果上诉法院在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有误的,会依法撤销判决或者改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应当在收到一审判决书起十五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另外,上诉所需的资料有:上诉状、
1,1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