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公章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使用假公章是指私自雕刻并使用公章,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使用假公章的情况分为两种: 1、如果使用者知道该公章是假公章而使用,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则触犯刑法。 2、如果使用者不知道其为假公章而使用,其不构成犯罪,但制作假公章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协议可以认定为,并且要求使用假公章一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依据《》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或、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使用假公章办事,就会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如果使用者明知公章是假公章仍然使用,将触犯刑法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如果使用者不知道是假公章,不构成犯罪,但制作假公章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协议可视为无效合同,使用假公章的一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处罚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使用假公章怎么处理?
使用假公章应这样处理:行为人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并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为人伪造并使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4.28 188 -
使用假公章怎么处理
如果使用假公章办事,就会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如果使用者明知公章是假公章仍然使用,将触犯刑法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如果使用者不知道是假公章,不构成犯罪,但制作假公章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协议可视为无效合同,使用假公章的一方需承担相应
2022.04.12 2,508 -
使用假公章怎么处理
使用假公章是指私自雕刻并使用公章,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使用假公章的情况分为两种: 1、如果使用者知道该公章是假公章而使用,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则触犯刑法。 2、如果使用者不知道其为假公章而使用,其不构成犯罪,但制作假公章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
2020.09.24 359
-
如何使用假公章
依据《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
2022-08-13 15,340 -
用假公章如何处理?
公章,一般指有形物,其所载内容,具备有公共信用。但凡公章,都要在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假公章显然不具备,其往往是私下雕刻,即便肉眼难鉴别,但在刑事技术中,定能被鉴定出。 使用假公章,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这
2022-06-01 15,340 -
使用假公章怎么处理
公章,一般指有形物,其所载内容,具备有公共信用。但凡公章,都要在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假公章显然不具备,其往往是私下雕刻,即便肉眼难鉴别,但在刑事技术中,定能被鉴定出。 使用假公章,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这
2022-05-21 15,340 -
使用假公章的处罚
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
2022-02-02 15,340
-
01:14
持有、使用假币罪如何处罚对于行为人犯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巨大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特别巨大的,依法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1,113 2022.04.17 -
01:01
虚假诉讼如何处理对于虚假诉讼,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或恶意调解,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情节较轻,危害性不大的虚假诉讼,
3,799 2022.04.15 -
01:00
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如何处理股东挪用公司资金的处理:挪用资金涉嫌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
2,8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