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酌给请求权和利害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民死亡后,其遗产一般由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继承,继承人以外的人一般不能分得遗产。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照顾特殊人员的利益,以各种形式规定了遗产酌给制度,赋予不能参与继承的特殊人员以遗产酌给请求权。我国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这是我国继承法关于遗产酌给请求权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障需要扶养者的生活需要和体现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遗产酌给请求权人请求酌给遗产的权利不是基于继承权,而是基于请求权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特定的扶养关系。因此,这一权利的行使不应因继承人继承遗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遗嘱继承的情况下,同样可能存在遗嘱继承人之外的、与被继承人生前存在特定扶养关系的人。既然法定继承中,遗产酌给请求权人不因继承人的存在而影响其请求权的行使,那么在遗嘱继承中,其权利也应同样得到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第一,与被继承人有抚养关系的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第二,酌情分得遗产权;第三,遗产酌给请求权;第四,遗产酌分请求权;第五,基于扶养关系的法定转移。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的规定:第一,与被继承人有抚养关系的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第二,酌情分得遗产权;第三,遗产酌给请求权;第四,遗产酌分请求权;第五,基于扶养关系的法定转移。
-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的规定:第一,与被继承人有抚养关系的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第二,酌情分得遗产权;第三,遗产酌给请求权;第四,遗产酌分请求权;第五,基于扶养关系的法定转移。
2021.01.12 138 -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的规定: 第一,与被继承人有抚养关系的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 第二,酌情分得遗产权; 第三,遗产酌给请求权; 第四,遗产酌分请求权; 第五,基于扶养关系的法定转移。
2021.04.01 118 -
法律规定遗产酌给请求权具有哪些效力
法律对遗产酌给请求权的规定: 第一,与被继承人有抚养关系的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第二,酌情分得遗产权;第三,遗产酌给请求权;第四,遗产酌分请求权;第五,基于扶养关系的法定转移。
2021.03.08 254
-
职权和权利的关系
法律上通常只讲职权不讲职责。职权主要强调权力,职责主要强调义务。职责与权力是相辅相承的,有权力就有职责。现代社会,权责是统一的。职责是对使用权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用权力者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对权力不加
2022-03-03 15,340 -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关系是怎样
请求权和抗辩权为对立关系; 1、抗辩权的存在是以请求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没有请求权就没有对应的抗辩权; 2、同时两者是相对的,无法在同一诉讼中同时主张; 3、请求权多为债权,还有无因管理请求权,侵权赔
2022-06-01 15,340 -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关系是怎么?
1请求权是矛,抗辩权是盾 2抗辩权的存在是以请求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没有请求权就没有对应的抗辩权。3从一定意义上讲,两者是相对的,但是把他们当做主从关系就欠妥当了。4请求权多为债权,还有无因管理请求权
2022-08-08 15,340 -
遗赠扶养协议的利害关系
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是遗赠人和扶养人。遗赠人是有一定财产的需要他人扶养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扶养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的除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第二条规
2022-06-05 15,340
-
01:16
相邻关系和地役权的区别
相邻关系和地役权主要有以下四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相同,相邻关系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而地役权则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一般属于用益物权。 2、两者的法律效力不相同,相邻关系一般是发生基于法律规定的;而地役权一般是通过当事人签订合同之后所产生
3,117 2022.04.15 -
01:27
同居关系是否有继承权利
同居关系不能享有法定的继承权利,但是存在一项例外。 就是如果同居者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的抚养义务,或者依靠被继承人生活的,这时候同居关系的一方就可以适当分到少量财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同居关系既不是违法关系,也不是法律严格保护的关系。只有经
1,419 2022.04.17 -
01:01
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如果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受到侵犯的,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起诉需要向法院提
3,4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