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包括哪些内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包括: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 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包括: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 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一般包括: 1、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主体是一般主体。
-
抢劫枪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抢劫枪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为: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抢劫
2020.12.09 155 -
抢劫罪的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抢劫罪的构成包括下列方面: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08.20 144 -
抢劫枪支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构成抢劫枪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为: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
2020.03.25 130
-
抢劫罪具有哪些主观方面的特征?
1、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也称作双重客体,即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甚至造成被侵害分人身伤亡。虽然它使用的手段,也在客观上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但是因为
2022-06-30 15,340 -
抢劫罪在主观方面有哪些要求
抢夺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
2022-06-08 15,340 -
抢劫罪客观方面是如何概括的
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
2022-06-29 15,340 -
过失犯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哪些
根据刑法,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认为自己可以避免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发生。二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在正常思维逻辑下能够发现或预见损害后果因为自己的疏忽和粗心大意而导致损害结果
2021-11-27 15,340
-
00:49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销售假
809 2022.04.17 -
01:16
工程结算内容包括哪些内容工程结算,是指企业或者单位按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还有向发人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的各项款项。 当事人对工程量有意见的,根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来进行确认。如果承包人可以证明发包人允许其施工,但不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
5,196 2022.04.15 -
02:34
涉黑涉恶犯罪包括哪些内容涉黑涉恶九类案件主要包括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开设赌场罪等9类犯罪。具体内容是: 1、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
1,755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