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租房合同能否提前解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约定解除或者是法定的解除条件的话可以解除。可以约定解除,诉讼解除,有法定解除情形的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可以单方行使解除权。 2、《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租赁合同可以提前解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解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解除,二是法定解除,即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协议解除需要双方协商一致,造成损失的解除方需要赔偿。
房屋租赁合同要提前解除,需符合约定或法定解除条件。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逾期仍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者健康的,承租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随时解除合同。
-
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房租是否能退
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房租是否能退需要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对于退还租金的问题,如果有约定,则无约定退还剩余租金,租金是指房屋承租人向房屋户主支付的租金,其作用是使用房屋租金而不是押金或违约金,租赁双方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提前
2022.04.14 1,642 -
租房合同和房东是否能提前解除?
房东一般不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但是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租金的期
2021.04.15 143 -
租房者可否提前解除合同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
2021.04.09 134
-
租房合同能否提前解除?
1、约定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双方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提前在合同中约定了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或者是双方在履行合同规定的过程中形成约定解除合同的新合同,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发生了双方约
2021-06-26 15,340 -
租赁合同能否提前解除,哪些情况可以提前解除房屋租赁
一、房屋租赁合同能否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能否提前解除?如果要提前解除合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解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解除,即双方就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达成了一致意见;
2022-04-07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承租人能否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并不少见、出租人因不可预见的原因。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1,因此、承租人严重损坏房屋或者辅助设备而拒不维修、承租人利用承租的房屋进行非法活动;3,合同的解除方式有两种、承租
2022-03-14 15,340 -
租房合同怎么才能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怎样提前终止租房合同,第一,优先选择协商解除合同。也就是说,房东和租房者经过协商来提前终止合同,双方可以对提前终止合同的条件以及押金的退还等问题作出约定。协商提前终止租房合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纠纷,
2022-04-12 15,340
-
01:17
法定解除合同提前多久通知法定解除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当法定解除条件发生时,有解除权的一方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另一方收到解除通知时,合同就正式解除。但是,如果法定解除条件发生后,有解除权的一方在法定期限或者约定的期限内,不行使解除权,则丧失解除权,应继续履行合同。如
3,202 2022.04.15 -
00:56
解除租房合同怎么处理解除租房合同的,应当根据合同的履行状况进行处理。租房合同被解除后,合同还未履行的,应当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应当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租房合同因违约而解除的,解除权人还可以请
1,540 2022.05.11 -
01:24
违约方能否解除合同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违约方能否解除合同 严格意义上,合同法并没有赋予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违约方虽然存在违约行为,但是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下去,或者合同履行下去出现了极大的事实阻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不同的法院会做出
1,2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