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挂个名不上班拿工资是否构成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针对在职员工未履行岗位责任且领取薪水的情况,如果确实属于吃空饷行为,这是违法行为。如果遇到了这类问题,可以向上级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举报揭发。在机构内部,挂名但实际不担任职务的做法通常被视为该位置仍然存在,但相应的人员已经不再岗位上工作,只是保留了个空缺的职务头衔,仍能领取相应的薪酬。 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国实行的是“同工同酬”原则。尽管我国男女、年龄、民族、残障人士及地域差异带来了人身价值的多样性,但是单位在执行同样的工作任务时,不会因为性别、年龄、民族、身体残障、地区差异等个人因素产生偏颇。只要能够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别提供相同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贡献,就能取得平等的薪酬回报。 同时,“同工同酬”原则也代表着两个核心价值观:一是确保了按劳分配的政策得以坚决贯彻执行,即付出相同的努力即可获得同等的薪酬待遇;二是保障了每个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因此,在职员工未履行岗位责任且领取薪水的行为是违法的,这不仅违反了国家的劳动法规,也损害了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发现吃空饷的现象,请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配合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应逐步提高,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单位也应遵守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吃空饷,肯定违法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监察部门检举反映。吃空饷,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或由单位违规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及失踪、死亡(宣告死亡)人员的家属、遗属或他人直接或间接从单位、财政或社保经办机构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补助费、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或养老金等待遇的行为。
私自挪用资金并且使用的,使用人是犯罪的,涉嫌挪用资金罪。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不发工资条是不是违反法律规定
不发工资条不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员工对于自己的工资情况,企业的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公司应当提供工资条。
2020.01.30 93
-
挂个名不上班拿工资犯法吗
犯法,绝对不可以。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可通过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而拿公款冲抵工资的做法已涉嫌刑事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四
2024-08-31 15,340 -
赠与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是否需要履行合同的前提是什么?
为了保护赠与人的利益,当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时,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换句话说,在赠与合同成立后或者赠与人已经部分履行赠与义务后,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
2024-11-10 15,340 -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过追诉期的案件是否可以立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案件超过了追诉期,就无法再对其进行追究。如果决定立案,则必须撤销案件。如果已经立案并发现案件已过追诉期,则必须立即撤销案件。
2024-11-10 15,340 -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能否使用他人的身份证开户?
一般借记卡可以代办,但信用卡则不行。银行卡有借记卡和信用卡,通常借记卡可以代办,但银行网点需要与被代理人联系并确认其本人意愿后才能为其办理开户。在办理过程中,需要持双方有效身份证件(必须实名制证件,如
2024-11-16 15,340
-
01:03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127 2022.05.11 -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832 2022.04.15 -
00:59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377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