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空气1.2元一口卖空气合法吗?是诈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代购空气1.2元一口据中国青年网报,雾霾的频繁出现催生了一个新的商品交易——“卖空气”。近日,一则代购空气1.2元一口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专家表示,国内这类产品没有类别划分,涉嫌“三无产品”和虚假宣传,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记者注意到,标称来自山东威海,甚至从新西兰等地代购而来的空气,在电商网站及微信朋友圈里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售价从5元到200多元不等,包装既有简易的矿泉水瓶装,也有带“呼吸面罩”的压力容器装,对于保质期,很多店主表示不清楚,甚至坦言“新奇产品而已”。二、卖空气合法吗买卖合同是基于双方自愿基础上,一方支付物品一方支付货款的行为。对于合同成立,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 1、有合同双方当事人; 2、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数额等都没有异议,合同签订建立在双方平等协商,且意思表达真实的基础上; 3、合同合法。合同不属于《合同法》中合同无效的情形,不伤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 4、合同具备要约和承诺。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据此,商家出售空气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买家购买空气是自愿行为,只要二者之间不存在意思上的误认等其他违法行为,买卖空气的合同是合法的,有效的。二、卖空气是诈骗吗当前卖空气之所以能成为一项商事活动。,源于当前我国大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需求就有市场。商家将其他地方的空气出售的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也不构成诈骗。但是,《产品质量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要求,商家必须对自己的商品责任,不得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对商品有知情权。因此商品通过虚假广告,做虚假宣传,出售商品和所宣传不同等行为,是违法的。对此应当承当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对于商品的来源,商家负有举证证明义务。不能证明来源的,要承担不利法律后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空姐代购骗局严重吗
空姐代购时如果按规定缴税的,不构成走私罪;如果代购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20.04.01 134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多少
具体标准如下: 1、甲醛关闭门窗12个小时,甲醛含量≤0.1mg/m3,算达标; 2、苯关闭门窗12个小时,苯含量≤0.11mg/m3,算达标; 3、TVOC关闭门窗12个小时,TVOC含量≤0.6mg/m3,算达标; 4、氨关闭门窗12个
2022.05.11 7,750
-
死刑用空气吗
关于注射死刑用空气的回答为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氯化钾溶液)使被注射对象瞬间死亡的过程。主要用于死刑执行,但也可能在安乐死和自杀中
2022-08-17 15,340 -
怀孕可以上班空气不流畅吗?
是可以的,如果公司没有替你购买社会保险你可辞职同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具体可来电详询。
2022-10-21 15,340 -
空姐代购案是走私罪吗
空姐的代购行为构成了走私普通货物罪。代购本身并没有“原罪”,但代购并不等同于免税。如果依法缴纳了海关税的代购或者代购的物品本身属于免税的,那么代购就是正当合法的;如果代购的物品不属于免税的,且逃避海关
2022-10-15 15,340 -
空姐代购国外化妆品,开网店卖违法吗?
从国外带化妆品回国,应缴税而未缴,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一经海关查获将依法处置。请在海关规定的限额内携带相关物品。走私普通货物的,依其偷逃应缴税额之多少承担刑事责任:
2022-10-01 15,340
-
00:54
诈骗一千元可以立案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一千元不可以立案。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才可以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5,074 2022.04.15 -
01:07
怎么报停暖气不用交暖气费
报停暖气不用交暖气费的流程如下:1、用户须携带身份证、房屋产权证明,到热力总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填写取暖费报停业务登记单;2、用户须申请报停的房屋无拖欠取暖费;3、用户须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交纳报停工时费等相关费用;4、用户
9,472 2022.04.17 -
01:00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怎么办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该合同予以撤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通过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司法机构撤销受欺诈订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满足条
1,7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