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实是虚假诉讼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案件是否经过正常程序和途径在人民法院立案庭立案。凡是不经正常程序立案,或者在立案庭网络上查询不到立案号及分案、指定办案人等信息的案件,审判庭办理的,可以认定是虚假诉讼案件。实践中业内常说的“阴阳案”便属于此种情况。 也就是说在立案庭立的是一个案件,而最终的判决可能是另外毫不相干的一个。也可能有两个判决,一个是立案庭所立之案的判决,另外一个则毫不相干。 2、案件虽然在立案庭正常立案,但由于一些地方立案时不要求当事人必须到庭,诉讼代理人可以隐瞒真相立假案,或者在庭审中包办双方诉讼,操控庭审。 3、当事人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串通法官凭空捏造案件。如一位商人欲在一小区购买数套商品房,但国家出台了限购政策。他为了规避国家关于商品房限购的措施,同开发商一起伪造了开发商向其借款的协议,然后持此协议到人民法院起诉该开发商,要求还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向法官提出虚假诉讼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虚假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可以将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反贪、反渎部门处理;对实施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涉嫌犯罪的,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将案件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取证: 一、调查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二、审视原告提起诉讼的依据; 三、观察当事人之间的配合情况; 四、关注当事人的出庭状况; 五、注意案件的审理期限; 六、留意案件的结案方式。
-
虚假诉讼如何起诉
搜集证据,证明对方是虚假诉讼,然后向作出判决的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10.25 266 -
行政诉讼是虚假诉讼如何处理
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虚假诉讼行为,降低了司法公信力,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从重处罚,妨害司法秩序,都可能成为虚假诉讼罪的构成主体,同时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正,与他人共同
2020.07.10 133 -
虚假诉讼如何定罪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1.15 279
-
虚假诉讼如何取证?
1、调查清楚案件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告提起诉讼所依据的的法律根据;观察各方当事人之间的配合情况;观察各方当事人的出庭情况;分析案件的审理期限;注意案件的结案方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06-28 15,340 -
如何诉讼虚假诉讼
法律明确规定虚假诉讼罪,针对的是民事诉讼。 法院一经发现故意以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或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对于行为人主观恶意较大,严重干扰司法公正和审判秩序的,法院可以做出一万元以下
2022-06-23 15,340 -
虚假诉讼时如何取证?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取证: 一、调查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二、审视原告提起诉讼的依据; 三、观察当事人之间的配合情况; 四、关注当事人的出庭状况; 五、注意案件的审理期限; 六、留意案件的结案方式。 《
2022-07-01 15,340 -
虚假诉讼罪实施暑假如何处罚的?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虚假诉讼是违法行为,情节恶劣涉嫌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法律规定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
2022-07-12 15,340
-
01:01
虚假诉讼如何处理
对于虚假诉讼,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或恶意调解,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情节较轻,危害性不大的虚假诉讼,
3,778 2022.04.15 -
01:10
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
虚假诉讼罪,指的是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所依据的事实是捏造的,其行为严重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或妨害司法秩序,构成犯罪。 由于虚假诉讼发生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所以,发现虚假诉讼罪时,最直接的报案方式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报案。报
3,908 2022.05.11 -
00:58
虚假诉讼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犯罪实施主体不同而不同。首先,如果是自然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
1,3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