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恶意拖欠货款的流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个人名义起诉的,应当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应当到庭参加诉讼,如果无法到庭,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被告应当自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被告的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的事实和理由,并提出答辩状。被告应当在答辩状中承认或者否认诉讼主张,并提出反诉主张。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案件,如果六个月内不能审结,可以经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对方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可以申请保全对方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并且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拖欠贷款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可以要求对方给付贷款,如果造成损失可以要求赔偿,或者支付违约金。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起诉拖欠货款需要时间一般不会很久。起诉后法院当天就会受理,7日内决定立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
恶意拖欠货款会坐牢吗
属于民事纠纷,不会坐牢。 但是,如果经法院判决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有可能被判刑坐牢。 若只是民间借贷纠纷不会坐牢。 欠钱不还引发的纠纷属于民间借贷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出借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借款人
2024.05.06 24 -
2023恶意拖欠货款上诉手续什么
恶意拖欠货款起诉的程序如下: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开庭审理; 4、宣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2024.06.04 21 -
追讨货款恶意拖欠货款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追讨货款恶意拖欠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协商方式:如果债务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
2020.01.26 208
-
拖欠货款起诉流程及被起诉人
一般情况下拖欠货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起诉维权。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
2022-04-13 15,340 -
怎样追讨货款恶意拖欠货款
(1)首先寻找委托律师,代理律师接受委托代为追讨货款期间,当事人未经代理律师同意不得撤回委托。当事人擅自撤回委托的,当事人应赔偿代理律师为追讨货款实际支付的费用以及期待利益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律师在
2021-06-16 15,340 -
拖欠货款处理方法及起诉流程
一般情况下拖欠货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起诉维权。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
2022-05-04 15,340 -
外省客户恶意拖欠货款,我该如果起诉
收集有关债权证据和债务人的身份情况证明,及时委托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对方,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强制执行对方财产、要求对方归还债务。判决生效后,可依法委托律师将对方列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消费名单和禁止
2022-10-24 15,340
-
01:16
恶意拖欠货款怎么处理恶意拖欠货款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恶意拖欠货款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如果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
3,758 2022.08.02 -
01:12
拖欠货款去哪里起诉拖欠货款去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拖欠货款起诉的规定如下: 1、货款纠纷一般是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2、关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首先看双方是否有约定。如果有约定履行地的,以约定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如果没有约定履行地的,接收货
883 2023.01.04 -
01:00
货款长期拖欠怎么起诉货款长期拖欠起诉的流程: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进行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进行公告;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1,0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