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该怎样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罪量刑标准有三个档次:1、成立本罪的基本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介绍行为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形态之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等等。
2020.05.24 354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
2020.01.15 918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虚开别人发票、虚开自己发票、虚开他人发票、介绍别人虚开发票的行为之一,违反相关规范,给国家造成损失。处罚标准: 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022.01.26 564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022-01-21 15,340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出口退税,扣除税金的其他发票,虚开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国家税金被骗金额在5千元以上的,应立案起诉。
2021-10-10 15,340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或者抵扣税款的,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出口退税,扣除税金的其他发票,虚开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国家税金被骗金额在5千元以上的,应立案起诉。
2021-10-10 15,340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该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
2022-05-17 15,340
-
01:1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么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中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犯罪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第二,如果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较
64,750 2022.04.17 -
01:16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何处罚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处罚标准: 1、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2、涉嫌专用发票数量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根据相关司法解
1,263 2022.04.17 -
01:13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样判刑
单位或者个人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涉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单位或者个
1,5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