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公共存款数额在多少以上属于非法集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高于100万元,或者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高于20万元的,可以达到非法集资的标准,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多少以上达到非法集资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4.25 138 -
吸收公共存款数额在多少以上到达非法集资的标准
吸收公共存款数额在二十万以上的到达非法集资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07.18 101
-
公众存款数额达到多少属于“非法集资”?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或者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符合非法集资标准的,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2021-11-03 15,340 -
吸收公众存款数额究竟在多少以上的达到非法集资标准
若个人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且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达到非法集资的标准,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
2022-06-28 15,340 -
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以上的算非法集资吗
个人吸收公众存款20万以上,单位吸收公众存款100万以上符合非法集资标准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个人非法吸收
2021-11-17 15,340 -
如何确定非法集资集资数额多少,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到达非法集资标准,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
2021-07-25 15,340
-
01:10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集资诈骗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多方面,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以及量刑标准等均不相同。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看,首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主观目的为,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实现自我盈利,而集资诈骗的目的则为,非法占有通过诈骗所募得的资金
1,603 2022.04.17 -
01:04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而言,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主观目的不同,客观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以及量刑幅度不同等方面。行为人非法集资的主观目的主要为,永久地非法占有公众存款,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目的为暂时占有公众存款。
2,424 2022.04.17 -
01:04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有很多,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主观故意以及客观行为这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罪名,而是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集资罪,但是规定了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对非法
3,2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