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不开庭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只要办案机关觉得合适,就可以采取,不必开庭。 2、但是如果办案机关(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则应当移送法院审判,法院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开庭。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办理取保候审这个程序不需要通过开庭来完成,具体是否开庭需要结合犯罪证据、事实等因素来进行审判。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只要办案机关觉得合适,就可以采取,不必开庭,但是如果办案机关(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则应当移送法院审判,法院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开庭。
“以下四种情况不能取保候审: 一、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二、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不得取保候审。 三、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
什么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拘留期间不能申请取保候审。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七日,这期间是不能申请取保候审的。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另外,根据最高人
2020.02.19 227 -
什么情况下不得取保候审
对于下列情形一般不得给予取保候审: 1、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2、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不得取保候审。 3、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
2020.09.03 145 -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1条、第60条及其他有关规定,以下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
2020.12.08 205
-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不开庭? ? ?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只要办案机关觉得合适,就可以采取,不需要开庭。但办案机关(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移送法院审判。《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
2021-12-05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
2022-05-05 15,340 -
什么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的情况下
1、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其不逃避或者阻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
2021-11-29 15,340 -
取保候审后开庭前没有收监一般是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
1、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2、开庭时是否要收监要由办案机关决定,一般是可能判处缓刑的、监外执行的不会被收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
2022-05-04 15,340
-
00:52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取保候审需要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但是由公安机关执行,具体的适用条件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
2,104 2022.04.15 -
00:54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行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第一,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附加刑的,或者虽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对其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第二,因患有疾病致生活无法自理、怀孕,或者是正
1,429 2022.04.15 -
00:59
什么情况能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第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第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第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
1,2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