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诉讼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一般案件的诉讼时效之前是2年,按最新的规定诉讼时效延长到了3年,依据诉讼时效的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做了相关解释。案件发生在民法通则施行前,但是还没有达到之前规定的两年或者一年诉讼时间期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按照最新的3年期限来界定。案件还没有终
2022.04.12 8,741 -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主要在于请求权的规定。具体而言,即在请求权抗辩中,要区别对待,不可以一概而论,即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是不可以抗辩的
2022.04.13 2,292 -
诉讼时效三年看解释
关于诉讼时效三年,规定在民法典的总则编,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4.26 297
-
如何理解诉讼时效
1、所谓的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胜诉权的法律制度。根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诉讼时效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2、普通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
2022-06-03 15,340 -
如何理解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侵犯民事权利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人民法院在诉讼时效内提出诉讼要求的,应当强制义务人履行其义务。 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的,另一方提出诉
2021-10-31 15,340 -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2022-08-10 15,340 -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
2022-05-16 15,340
-
01:19
车祸诉讼时效如何算车祸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呢?分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种不同情形。 因车祸发生人员伤亡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车祸导致受害人受伤的,诉讼时效一般自其治疗完结开始计算;车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诉讼时效一般自丧葬事宜处理完毕开始计算。 因车祸导致财产损失的
676 2022.04.15 -
00:56
如何避免借款诉讼时效过期避免借款诉讼时效过期的方法如下: 1、可以充分利用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借款人主张还款,或者债务人主动还款的,都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 2、每次中断的时间,时效都会重新计算。时效中断是法定时效期间内因故中
743 2022.09.21 -
01:16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1,2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