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成合同欺诈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条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进行了欺诈的行为; 3、被欺诈人因为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这里所说的错误,指对合同条款以及别的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只有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和欺诈人的欺诈行为具有因果关系,才构成欺诈; 4、被欺诈人因为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
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则构成诈骗罪: 1、出卖人有恶意违约和欺诈的行为; 2、出卖人的欺诈行为与买受人陷入错误及其意思表示有因果关系; 3、出卖人有制造假象、隐瞒真相的故意; 4、实施欺诈之人为出卖人。
-
欺诈合同的构成要件
欺诈合同构成要件如下: 1、欺诈方存在欺诈的故意; 2、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 3、当事人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签订了合同; 4、当事人因签订了欺诈合同遭受了损失。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2021.04.15 151 -
构成合同欺诈的要件
欺诈合同构成要件如下: 1、欺诈方存在欺诈的故意; 2、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 3、当事人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签订了合同; 4、当事人因签订了欺诈合同遭受了损失。
2021.02.02 216 -
怎样才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合同诈骗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2020.08.16 142
-
如何构成合同欺诈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2021-11-14 15,340 -
欺诈合同构成要件
欺诈合同构成要件如下: 1、欺诈方存在欺诈的故意; 2、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 3、当事人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签订了合同; 4、当事人因签订了欺诈合同遭受了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
2022-06-02 15,340 -
合同欺诈行为构成犯罪吗
合同欺诈行为是违法的。如果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还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
2022-06-07 15,340 -
合同欺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单位或者满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是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实施了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
2022-06-11 15,340
-
01:04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叙述不是真的,并且会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产生; 2、欺诈人进行了欺诈的行为。构成欺诈行为要有两个条件,即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故意陈
11,541 2022.04.17 -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01 2022.04.17 -
01:03
合同欺诈怎么样起诉
遇到合同欺诈的情形,如果想起诉的话,是可以起诉的。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对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定的内容,合同当事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1,1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