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如何申请法院判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4、开庭审理; 5、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6、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7、《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有抚养权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是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定理由。
-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如何解决
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通过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官通过调解或者判决让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如果子女拒不执行的,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冻结子女账户,直接划拨存款等方式,迫使子女履
2021.04.11 105 -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如何解决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如果法院判决以后,对方仍然不支付抚养费的,子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1.03.19 128 -
女方不给抚养费如何申请法院执行
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可以携带判决书、身份证等材料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规定的抚养费支付标准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金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
2022.04.14 215
-
对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如何解决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
2023-07-29 15,340 -
如何判定不履行抚养义务
1、父母没有从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进行养育和照顾,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就可以判定没有履行抚养义务。 2、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
2022-11-10 15,340 -
法院判决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怎么办
抚养子女孝敬老人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承担的责任。但生活中不仅存在有些男女只能通过收养的方式才能为人父母的现象还存在着有些子女不愿赡养自己年迈双亲的事实。前者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收养子女而二者则应按照赡养
2023-04-04 15,340 -
有抚养权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如何解决呢
有抚养权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是变更子女抚养权的
2022-12-08 15,340
-
01:22
不尽赡养义务如何举证不尽赡养义务如何举证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但是,实践中要提起赡养之诉,父母就需要证明子女没有履行赡养义务,也就是需要搜集充足的证据。具体包括了以下的证据
2,861 2022.04.17 -
00:57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如何解决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提起诉讼。追索抚养费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尾部、证据和证人等内容。原告准备好起诉材料之后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即使被告失去联系或者被告不出庭,法院也可以通过公告送
443 2022.06.06 -
01:23
女方能如何争取抚养权作为女方,可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争取抚养权: 1、孩子处于哺乳期未满两周岁的,法院一般会判给女方。因此女方只要保证自己没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况即可,例如有不适合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疾病等情况。 2、孩子年满八周岁以上的,如其父母
7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