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定性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由上此可知:故意的成立包含两个因素,认识因素+意志因素。1、认识因素“明知”=晓得这样干不行。是指对所有犯罪事实完全知道,如果没有认识到所有犯罪的客观事实事实,就不可能成立故意!例如,甲在火车站盗窃得便衣警察乙放有手枪的提包,在还没有来得及发现枪支的情况下,又背着提包抢夺了丙的铂金项链。客观上显然属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违法事实,但主观上就没有“携带凶器抢夺”的故意。因此主、客观不一致,故只能成立普通抢夺罪,不成立“携带凶器抢夺”的转化型抢劫罪。2、意志因素表明犯罪行为人对法律感召的态度,分为“希望”和“放任”两种,其实质都是不反对结果发生的。希望—表明了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根本不顾法律的感召,积极追求结果的达成。放任—明知可能发生危害而不管不顾继续行为,结果发生了危害后果。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怎么判定是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刑法》第十四条规定
2020.07.18 118 -
怎么判定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在明知认识的基础上,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所执有的心理态度,就是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意志因素决定行为的方向、行为的进程、行为的结果,深刻地反映行为人的价值取向,反映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020.05.23 232
-
犯罪故意的定性
应这样认定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故意的成立包含两个因素: 1、认识因素,是指对所有犯罪事实完全知道,如果没有认识到
2023-01-01 15,340 -
犯罪故意的判定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由上此可知:故意的成立包含两个因素,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1、认识因素 “明知”=晓得这样干不行。是
2023-03-21 15,340 -
的故意犯罪的性质
该故意有两种形式小编认为,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该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目前,关于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态争议,实质上涉及对污染环境结果的不同认识。污染环境结果的发生,大多数情况下需要
2022-10-28 15,340 -
定性故意伤害罪要怎么判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2022-08-05 15,340
-
01:06
犯故意伤害罪的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法律上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的规定: 1、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不触犯刑事法律不构成犯罪,不被刑罚,但会有治安处罚; 2、故意伤害对他人造成轻伤的,判处三年以
1,545 2022.04.17 -
01:09
故意杀害罪犯怎么判
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故意杀害罪,只规定了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判刑标准如下: 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487 2023.01.14 -
01:14
故意伤害罪从犯怎么判
故意伤害从犯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 1、故意伤害罪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伤害罪的从犯在庭审中自愿认罪,认罪态度较好,在审理期间,故意伤害罪的从犯通过亲属主动赔偿,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且在案件审理期间,故意伤害罪的从犯通过其亲属向
459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