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破坏行为可报警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目前,刑法尚未设有破坏家庭罪,仅设有重婚罪。若构成重婚罪,可以报警。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后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且该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仍在持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事实婚,此种行为旨在破坏他人婚姻。 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一般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破坏家庭涉及钱财或暴力的可以报警解决。我国法律没有破坏家庭罪,只有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对于这两个罪,在有证据的情形下可以报警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破坏的是军人婚姻家庭,可以通过报警解决;如果破坏的是普通家庭,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可以找机构调解或起诉,涉及钱财或暴力的可以报警解决。
如果是与他人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破坏别人的家庭,可能涉嫌重婚罪,一方可以报警或者搜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自诉。 如果是破坏军人的家庭的话,可能涉嫌破坏军婚罪,也是可以报警的,破坏别人家庭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如何告家庭破坏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告第三者破坏家庭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定位罪名。如果明知自己有配偶还与之重婚,或明知别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就属于重婚罪; 2、收集证据。收集购买和租赁房子、电话和微信录音、照片录像等证据; 3、寻求帮
2022.04.16 607 -
破坏家庭罪能报警解决吗?
我国法律上没有关于破坏家庭罪的规定,只有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一方可以报警或者搜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自诉。 破坏别人的家庭是否可以报警,要看破坏谁的家庭。 1、如果是破坏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且没有构成重婚罪,只会受到道德层面的谴责,属于民事纠纷,报
2021.09.04 31 -
哪些是破坏婚姻家庭行为
1、首先是侵犯婚姻自由的行为; 2、其次是侵犯家庭成员的人身或财产性权利的行为; 3、最后是针对公法益的,主要是破坏合法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
2024.05.05 32
-
破坏家庭罪可不可以去报警
1、我国法律上没有关于破坏家庭罪的规定,只有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一方可以报警或者搜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自诉。 2、破坏别人的家庭是否可以报警,要看破坏谁的家庭。 3、如果是破坏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且没有构成
2022-06-25 15,340 -
破坏家庭罪可以在什么地方报警
我国法律上没有破坏家庭罪的规定,只有重婚罪和破坏军婚罪,一方可以报警或者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自诉。 破坏他人家庭能否报警取决于破坏谁的家庭。 1、如果是破坏普通人家庭,不构成重婚罪,只会受到道德谴责,属
2021-11-10 15,340 -
好好社区破坏家庭罪可以报警吗
1、在不构成重婚罪的前提下,破坏家庭不是犯罪,目前的中国对于这样的小三行为只是进行道德上的谴责,警方不会立案处理,不会进行法律上犯罪的处罚。但是如果破坏军人的家庭,构成破坏军婚罪。跟有家庭的人在一起,
2023-05-23 15,340 -
如果犯了破坏家庭罪还能报警吗
目前,刑法中没有破坏家庭罪的规定,只有重婚罪。如果其他人破坏了你的家庭,你可以在某个地方报警。如果他们构成重婚罪,你可以报案或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
2021-12-31 15,340
-
01:20
家庭冷暴力可以报警吗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方实施家庭冷暴力,就算报警警方也不会受理,但是受害人可以通过离婚,结束畸形的家庭关系。首先,就算是家庭暴力行为,警方也不一定能够受理。如果对方的行为没有达到轻微伤的结果要求,警方就不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受理。实践中
2,189 2022.04.17 -
01:32
破坏别人家庭会判刑吗破坏别人家庭是否会被判刑,要根据具体行为来确定: 1、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构成破坏军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4,146 2022.10.03 -
01:02
怎么起诉小三破坏家庭夫妻之间的配偶权是自然人身份权的一种,具有对世性,第三者恶意妨害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配偶权,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但是如果侵害者的行为达到降低夫妻一方社会评价,使其遭受名誉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另外,在以下两种情况下,
2,1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