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行为构成何种罪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来确定刑罚。违反《刑法》中关于二级保护动物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所判处的刑罚会相应更重。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仍需并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是指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是指甘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量刑标准如下: 1、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3.01.13 36 -
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级别分为
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级别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 2、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 3、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
2021.12.20 101
-
二级动物是国家保护的吗
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2022-07-22 15,340 -
什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
2023-06-13 15,340 -
利用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会受到何种法律制裁?
在涉及食用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情况下,如果存在非法猎捕、杀害或非法收购、运输、销售等行为,将会面临以下刑罚: -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 - 情节较重者,将被判处五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
2024-12-04 15,340 -
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是否构成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产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所谓珍贵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不仅包括具有重要观
2021-10-09 15,340
-
00:57
收保护费构成什么罪名
收取保护费至少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情节严重的,那么还可能构成抢劫罪。抢劫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
4,587 2022.04.17 -
01:07
买卖野生保护动物是否构成犯罪
买卖野生保护动物构成犯罪,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行为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将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是
2,560 2022.04.15 -
01:01
构成强迫交易罪的行为有几种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包括以下五点: 1、强买强卖商品的;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强迫
683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