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应该如何去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杀人、伤害行为,虽然与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身体健康,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杀人、伤害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为了称王称霸,充英雄好汉而惹事生非,与对方争个高低。 2、所以,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如果是临时起意伤害对方,也往往是因为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明显的在对方一边,或者在互殴中伤害他人,这种情况往往是双方都有过错,责任不易分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的刑法对聚众斗殴罪的认定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聚众斗殴罪和群众中由于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结伙械斗的界限一般是: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动机和目的,不是流氓活动。 但是,聚众斗殴或在械斗中触犯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构成哪种罪就认定是哪种罪。
通常情况下,聚众斗殴罪和群众中由于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结伙械斗的界限一般是: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动机和目的,不是流氓活动。但是聚众斗殴或在械斗中触犯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构成哪种罪就认定是哪种罪。
-
聚众斗殴罪的认定界限
(一)、聚众斗殴罪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者结伙械斗的界限主要表现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动机、目的,不是流氓活动,在群众中的互相斗殴或械斗中犯故意伤害罪(包括轻伤、重伤)、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罪的,构成何罪就认定何罪。 (
2020.08.04 104 -
聚众斗殴罪如何认定斗殴的故意
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否则是无法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主动实施聚众斗殴的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故意。聚众斗殴罪是指拉帮结伙,人数一般达三人以上,有聚众斗殴故意的互相殴斗的行为。犯罪的动机是公然藐视国家的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实施聚众斗
2020.08.29 247 -
故意伤害与聚众斗殴罪如何量刑
故意伤害与聚众斗殴罪的量刑: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1.19 166
-
聚众斗殴罪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
聚众斗殴罪,是指故意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即社会公共生活的安定状态;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聚众斗殴是指双方或多
2022-03-08 15,340 -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界限是什么
根本区别是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
2023-02-07 15,340 -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是什么
根本区别是犯罪动机。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
2023-08-26 15,340 -
如何界定聚众斗殴罪与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1、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杀人、伤害行为,虽然与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身体健康,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杀人、伤害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为了称王称霸,充英
2023-02-08 15,340
-
01:15
聚众斗殴如何界定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称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法目的,召集其他人成群结伙地参与打架斗殴,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召集多人结伴参与斗殴的行为。聚众斗殴主要是指出于称霸、复仇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成群结伙地殴斗。本罪的主
858 2022.04.17 -
01:08
聚众斗殴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聚众斗殴的定罪标准为:聚众斗殴有可能涉嫌犯聚众斗殴罪或寻衅滋事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最多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具体来说,分为以下情形: 1、对于首要分子和其他参加聚众斗殴的犯罪分子,可判处三年以下有
3,922 2022.04.17 -
01:14
聚众斗殴如何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对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分子,主要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两档法定刑期。对于聚众斗殴罪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主要是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作出处罚的规定。此外,无论犯罪行为人是否为首要分子或积极参加者,在聚
2,0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