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扣留职工档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劳力字[1992]33号)第十八条关于“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用人单位扣留职工档案的行为是违法的。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原劳动部l993年9月23日颁布和实施的[1993]244号文件)第五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具体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规定,在辞职中和原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原单位不予办理人事档案调转手续,是属于辞职纠纷的劳动争议,可以向原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解除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至于职工因辞退、辞职等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的劳动争议,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的劳动争议,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
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会组成仲裁庭,在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处理好劳动争议;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各当事人,但是延长的审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0.08.13 257 -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者争议案件如何立案
仲裁委员会可以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立案审批工作。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对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应即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及时报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审批。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对《立案审批表》应自填表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决定。
2020.03.19 232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第二十七条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二十八条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
2022-05-03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去处理劳动争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2022-04-17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如何订立仲裁仲裁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名为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
2022-02-15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职工旷工,单位以此为由开除职工,如何处理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开除职工问题的复函》(劳力字[1992]17号)规定:“企业开除职工,认定错误事实部分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但未按该《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的,属于处理程序不合法。劳
2022-02-15 15,340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64 2022.04.15 -
00:5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原则上是一年之内提出仲裁的申请,这是一般时效; 2、特殊时效:欠薪加在职,时效不受限。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且纠纷又只限于拖欠劳动报酬,就属于欠薪加在职,那么劳动仲裁不受一年
3,659 2022.04.17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9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