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31天冷静期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不想等30天冷静期的,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则是诉讼离婚。双方之间就某些点或者一方不想离婚,都会采用诉讼离婚的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辟谣】 离婚一定要签署离婚协议书? 真相:不是 解析: 离婚是否需要签署离婚协议书需要视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即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需要签订离婚协议书;但如果双方是通过诉讼离婚的,则不需要离婚协议书。 【提醒】 离婚协议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离婚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协议离婚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归各方的数量和价值并附清单); 四、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的划分原则及明细; 五、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六、夫妻共同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七、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的方法、期限; 八、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探望权实行的方式及另一方协助的义务; 九、其他需要在协议中明确的事项; 十、双方当事人的签名(盖章或手印); 十 一、离婚协议书制作的时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离婚冷静期怎么办?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规定的离婚冷静期也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
2021.03.15 406 -
离婚冷静期30天怎么算?
1、夫妻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自婚姻登记受到离婚申请之日起算30天内,夫妻任何一方对于离婚反悔的,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撤销离婚申请。 2、该婚姻依旧是合法的婚姻关系,双方依旧是夫妻。 3、另外,若夫妻双方没有在30日内去婚姻登记机关申
2022.06.30 108 -
离婚冷静期30天怎么算
离婚冷静期,即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登记。 同时,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021.02.13 156
-
离婚需要30天冷静期具体怎么冷静
《民法典》增加的30天离婚冷静期,是针对协议离婚,不是指诉讼离婚。 双方协议离婚的,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
2023-01-25 15,340 -
正常离婚冷静期是几天,离婚冷静期是什么
离异冷静期为30天。离婚冷静期间,夫妻任何一方均可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离婚申请;冷静期满,双方仍想离婚的,需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 所谓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双方在决定是否继续
2021-10-31 15,340 -
离婚30天冷静期
协议离婚的三十天离婚冷静期是一定有的,不能自己选择,但是诉讼离婚没有离婚冷静期。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之后,需要共同等待三十天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双方都不反悔的,可以在结束之后领取离婚证。
2022-11-03 15,340 -
离婚后原告说31天冷静期是什么意思
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双方在决定是否继续离婚前分开考虑清楚。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为贯彻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调整了婚姻登记程序,增加了离婚
2021-11-20 15,340
-
00:57
离婚不想等30天冷静期怎么办
离婚不想等30天冷静期的,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则是诉讼离婚。双方之间就某些点或者一方不想离婚,都会采用诉讼离婚的方式。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
55,813 2022.10.04 -
01:13
离婚三十天冷静期过后怎么办
离婚三十天的冷静期经过之后,当事人可以选择继续解除婚姻关系,也可以选择放弃办理离婚登记的手续。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冷静期届满之后的三十日内,夫妻双方应当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换句话说,如果离婚冷静期
4,057 2022.04.17 -
01:09
离婚冷静期一方不离怎么办
离婚冷静期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都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仍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提起离婚诉讼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证明主体资格的相关材料,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身份证件; 2、起诉状,起诉状
679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