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盗窃罪中的诈骗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盗窃金额按以下方法确定:(一)被盗财产有效价格证明的,按有效价格证明确定;如果没有有效的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确定盗窃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进行估价;(二)盗窃外币的,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货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计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未公布汇率中间价的外币,按照盗窃时境内银行人民币对货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或者货币在境内银行和国际外汇市场对美元汇率进行套算。;(三)盗窃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财产,盗窃数量可以核实的,盗窃数量按核实数量计算;盗窃数量无法核实的,以盗窃前6个月的正常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平均用量计算盗窃数量;盗窃前正常使用不足六个月的,按照正常使用期间的月均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盗窃数额;(4)明知是窃取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的电信设备、设施,盗窃金额根据合法用户支付的费用确定;不能直接确认的,以合法用户的电信设备、设施被盗、复制后的月缴费减去被盗、复制前6个月的月平均电话费计算盗窃金额;合法用户使用电信设备、设施不足六个月的,按实际使用的月平均电话费计算盗窃金额;(五)窃取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出售的,按销售赃物数额确定盗窃数额。盗窃造成的损失大于盗窃金额的,损失金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盗窃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的,按照下列方法确定盗窃金额:(一)盗窃不记名、不挂失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的,应当按照票面金额和盗窃时应当获得的孳息、奖金或者奖品等可用收益计算盗窃金额;(二)盗窃记名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已经兑现的,盗窃金额按照兑现部分财产价值计算;未兑现,但失主不能通过挂失、补领、补办手续等方式避免损失的,按照给失主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盗窃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五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窃罪一般来讲重一些,因为同样的犯罪数额,盗窃罪要判的重一些,盗窃罪一般1000元就能够立案了。 正确认定盗窃罪: 1、认清盗窃罪与非盗窃罪的界限; 2、盗窃既遂与未遂; 3、盗窃罪与他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
多次盗窃的认定是指在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应累计其犯罪数额。一般盗窃罪是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是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即使盗窃数额未达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也应当作盗窃罪。因此处理多次盗窃构罪不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
-
如何认定盗窃罪和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1、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
2021-11-15 15,340 -
盗窃罪与诈骗罪各如何认定
盗窃罪一般来讲重一些,因为同样的犯罪数额,盗窃罪要判的重一些,盗窃罪一般1000元就能够立案了。 正确认定盗窃罪: 1、认清盗窃罪与非盗窃罪的界限; 2、盗窃既遂与未遂; 3、盗窃罪与他罪和违法行为的
2022-05-16 15,340 -
共同盗窃罪中的诈骗金额如何认定?
共同盗窃犯罪金额认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认定金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认定金额巨大;30万到50万元以上的,认定金额特别大。
2021-11-05 15,340 -
盗窃罪中的扒窃罪如何认定?
如果是秘密窃取,属于扒窃。如果是强行拿走,可能涉嫌抢夺罪或者抢劫罪。于司法解释中“随身携带的财物”的理解应不仅限于被害人带在身上与其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财物,其还应包括虽未依附于被害人身体,但置于被害人身
2022-07-30 15,340
-
00:52
盗窃罪如何认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盗窃罪来说,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主体需达到16周岁以上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
1,200 2022.04.17 -
01:00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诈骗罪与盗窃罪,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3,190 2022.04.17 -
01:38
诈骗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定罪要件: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
11,803 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