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刑后罚金问父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判处罚金后,自判决生效起,就涉及到罚金刑的执行,即罚金的缴纳,这也是事关法律的尊严和罚金刑能否得到切实执行的重要问题。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当同时规定缴纳的期限,并明确是一次缴纳还是分期缴纳,以便于执行。一般来说,如果罚金数额不多,或者罚金数额虽然较多,但缴纳不困难的,可以限期一次缴纳;罚金数额较多,根据犯罪分子的实际情况,确实无力一次缴纳的,可以限定时间分期缴纳。至于缴纳的期限及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犯罪分子的经济状况和缴纳的可能性来确定。 判处的罚金刑,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缴纳或者缴纳没有完毕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强制缴纳的方法主要包括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拍卖犯罪分子的财产,冻结存款,扣留、收缴工资或者其他收入等办法,迫使犯罪分子缴纳罚金。当然,强制缴纳主要针对实际有缴纳能力而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采用。而且,如果采取强制缴纳的方法仍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时,应当随时追缴,上缴国库。 在犯罪分子遭到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如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犯罪分子及其家属重病、伤残等,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酌情减少罚金或者免除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人民法院对犯罪人员进行判决后,被判以罚金的犯罪人员需要在限定的时间能将罚金缴纳完毕。而缴纳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性的缴纳,而另一种是采用分期的方式来缴纳,而罚金则需要到法院的诉讼费用交纳窗口缴纳。
-
法院判刑后罚金怎么交
涉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独立适用都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应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会在判决书中作出缴纳时间的判决事项的,须按判决的指定期限缴纳。在缴纳罚金前,可以先与承办法官联系
2020.01.15 116 -
小孩判刑父母要付罚金吗
被判处罚金不会要求家人缴纳,罚金刑只会对被判处该罚金刑的人执行。罚金属于刑事处罚中附加刑,除罚金之外,附加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2020.02.22 180 -
不养父母法院怎么判刑
不养父母,如果情节恶劣的会构成遗弃罪,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子女不赡养父母,可能会被父母起诉要求尽赡养义务给付赡养费。《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
2020.04.17 121
-
法院判刑后有罚金吗
第三百五十九条: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
2022-08-08 15,340 -
法院判刑后罚金交给谁
人民法院判刑后罚金交给谁的回答是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
2022-08-09 15,340 -
法院判刑后罚金怎么交
涉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独立适用都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应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会在判决书中作出缴纳时间的判决事项的,须按判决的指定期限
2022-06-23 15,340 -
法院判刑后多久催罚金
罚金的交纳是有一定期限的,而交纳的期限在判决书中有载明,所以罚金一般是法院作出判决后再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二条【罚金数额的裁量】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
2022-08-08 15,340
-
00:57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具体如下: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 2、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
5,678 2022.05.11 -
01:04
法院判处罚金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罚金是一种附加刑的刑罚方式。就单位犯罪而言,对于单位的刑罚方式,就是判处单位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对于个人犯罪而言,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并处或单处罚金。如生产、销售伪劣商
2,115 2022.04.17 -
01:03
判刑后的罚金由谁交
判刑后的罚金由被告缴纳,被告缴纳罚款不方便的,由近亲属代缴。罚金的缴纳方式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凭借罚金的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交,银行出具回执,将回执给法院,并且当事人保留一份。罚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
963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