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妻子算犯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是不是抢劫犯罪未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抢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 据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迫抢劫属于胁从犯,也会构成犯罪,不过会按照他的犯规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胁从犯是指被迫参加犯罪的人,其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虽然不愿意但是仍然实施了犯罪行为。行为是受到他人胁迫而参加的犯罪。胁从犯虽然是被迫参加犯罪行为,但是实施的仍然是犯罪行为,所以其行为仍然构成犯罪,但是会按照其犯罪的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以说被迫抢劫也会构成犯罪。
抢劫妻子不是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以只有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出现抢劫钱财的结果才成立抢劫罪未遂,抢劫未遂是否成立跟抢劫的对象无关。
-
儿子抢劫父亲犯抢劫罪吗?
儿子抢劫父亲一般不构成抢劫罪,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抢劫的,构成抢劫罪。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2020.06.11 187 -
抢劫妻子属于犯罪未遂吗?
抢劫妻子行为完成的不属于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并不因被害人的所属性而改变。对于实施抢劫行为的应当认定为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4.10 126 -
抢劫没抢到钱算犯罪吗
属于抢劫未遂,不属于既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
2020.05.11 129
-
抢劫妻子是犯罪未遂吗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
2022-08-29 15,340 -
抢劫没抢到钱算犯罪吗?
抢劫之后没有抢到钱这个是否属于犯罪既遂,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确定,抢劫罪的侵犯客体包括侵犯财产和侵犯人身权利,如果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这个时候可能就属于犯罪既遂。 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
2022-06-30 15,340 -
抢劫假钱算犯罪吗
是的。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 根据法律规定,以毒品
2022-06-12 15,340 -
抢劫预备算犯罪吗?
抢劫预备构成犯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有抢劫行为、抢劫预备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侦查。
2022-06-10 15,340
-
01:12
抢劫犯罪怎么判对于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实施抢劫犯罪的行为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抢劫时,具有以下特殊法定情形之一的,则应当对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多次实施抢劫或者抢
1,035 2022.04.17 -
01:08
抢劫犯罪要判多久我国刑法对于抢劫罪规定两档法定刑期,第一是对犯罪分子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是具有法定情形下的,对犯罪分子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
551 2022.04.25 -
00:58
犯抢劫罪的认定标准抢劫罪的认定标准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情况下,抢劫罪的数额标准为:抢劫数额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为数额较大;数
1,49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