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刑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自然人非法运输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非法运输爆炸物,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刑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自然人非法运输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非法运输爆炸物,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刑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自然人非法运输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非法运输爆炸物,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既遂量刑标准具有下列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非法运输爆炸物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指的是违反国家枪支弹药管理法规,私自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
2020.05.27 75 -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刑标准?
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指的是违反国家枪支弹药管理法规,私自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2020.03.22 119 -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定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2020.10.16 101
-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刑标准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罪标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是指非法运输爆炸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2022-06-06 15,340 -
刑法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罪标准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罪标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是指非法运输爆炸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2022-05-11 15,340 -
刑法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刑标准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罪标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是指非法运输爆炸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2022-07-03 15,340 -
刑法规定非法运输爆炸物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保管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条规定的情况严重:(一
2021-10-13 15,340
-
00:51
非法营运罪如何量刑标准
非法营运指的是,在没有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一般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行为人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且进行罚款。如果非法营运情节严重,扰乱了道路运输经营市场秩
1,815 2022.04.17 -
01:05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怎么量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量刑标准如下: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
603 2022.10.08 -
01:15
过失爆炸罪认定标准
过失爆炸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过失爆炸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换句话说,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
1,14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