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的人员如何计算退休工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原内务部《关于员工被解雇、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作年数计算问题的答复书》([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规定,一、员工被解雇或刑事处分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数。二、受到劳动教养处分(未开除公职)或监督劳动处分的人,他们受到处分前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前主要以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一般工作年数的规定,犯人服刑前不再计算同样的费用年数,实际的费用年数和刑满后继续基本的保险费
《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第一条 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他们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以前主要依靠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劳动时间,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如果情节较轻,经过任免机关批准的,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但受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他们的工作年限和一般工龄均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 二、受过劳动教养处分(没有开除公职)或者监督劳动处分的人员,他们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以前主要依靠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劳动时间,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之规定,服刑人员服刑前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计算,实际缴费年限与刑满后继续缴纳基本保险费的年限合并计算。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退休时工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
退休人员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人员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连续计算:如果员工从一家公司调到另一家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工作时间应按连续服务年限计算。第二种是重新计算:员工因跳槽、辞退等个人原因调到单位工作的,其连续工龄从其到新公司参加新工作之时起重新计算。第三
2021.04.28 2,946 -
退休人员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工龄的计算方式: 1、连续计算,某职工从一家公司调到另一家公司工作,那么这两家公司的工作时间应该不间断计算为连续工龄。 2、重新计算,职工由于个人原因,比如跳槽、被辞退这种情况调动工作单位的,连续工龄从到新公司,参加新工作开始,重新计算。
2020.05.30 311
-
刑满释放的人员退休后的工龄如何计算?
根据原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规定: 一、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 二、
2022-06-11 15,340 -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退休时工龄如何计算
根据原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规定: 一、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 二、
2022-05-13 15,340 -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退休工龄怎么计算
根据原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规定: 一、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 二、
2022-06-27 15,340 -
刑满释放后职工退休工龄怎么计算
刑满释放后,服刑人员退休时的工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以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于社会保险待遇的计算,只有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2021-11-05 15,340
-
01:19
党员的党龄如何计算
党员党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
9,170 2022.04.12 -
00:54
2022年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2022年退休工资的计算如下: 1、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计发基本养老金; 2、“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
4,071 2022.05.21 -
01:24
退休金如何计算
退休金一般包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基本养老金是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的年限、缴费工资、所在地职工的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84,2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