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盗窃未遂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刑法理论中,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即使被害人对财物复控的,盗窃行为人仍然构成盗窃既遂而不能认定为未遂,要根据具体情节和所盗窃数额追究刑事责任。相关条文:《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窃未遂,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目标是数额巨大的财物的;以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对于盗窃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的标准从轻、减轻处罚。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这些: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有哪些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
2020.04.21 268 -
盗窃未遂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未遂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是犯罪的形态之一,犯罪未遂也属于犯罪,所以是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01.29 118 -
盗窃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未遂也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盗窃未遂已经是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形成了犯罪事实。盗窃未遂的刑事责任按照盗窃的情节轻重来判定。根据我国《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盗窃未遂,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1、以
2022.04.16 1,475
-
哪些情形下盗窃未遂依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刑法理论中,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
2022-10-05 15,340 -
入户盗窃未遂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刑法》对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入户盗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住宅权,而且极易引发抢劫、杀人、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因此,对
2022-03-22 15,340 -
盗窃未遂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盗窃未遂会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2-06-23 15,340 -
哪些情形下盗窃行为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
2022-08-14 15,340
-
01:02
哪些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以下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签订合同,恶意的进行磋商;假借指的是合同任意一方当事人根本没有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只是借口,旨在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2、故意隐瞒与签订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
1,447 2022.04.15 -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198 2022.04.17 -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5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