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抚育费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抚育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育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法律的规定同居要给孩子抚养费的,我国法律规定,不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一样的受到法律保护,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具体数额可以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应由法院判决。
离婚后双方对子女的抚养责任是相同的,在子女由一方抚养的情况下,他方应当负担必要的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女的合法权益不会由于父母离异而受到损害。抚养费一般包括生活费和教育费两部分,但除此以外,还应当包括一些其他费用,比如子女的医疗费、零用钱等。离婚双方确定抚养费的方法有两种,即协议和判决。协议的内容是抚养费的多少和期限,以及付给抚养费的方式。夫妻双方达不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
“孩子的法律抚养权”根据哪些法律规定?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指对子女有遗弃、虐待行为),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等等。 二、两周岁以上的子女,
2021.02.24 167 -
-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孩子抚养费由谁出
离婚孩子抚养费由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承担。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2021.02.10 103
-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孩子抚养费谁出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孩子抚养费由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出,其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
2022-11-27 15,340 -
孩子的抚育费要根据什么来确定?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3、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
2022-11-13 15,340 -
孩子的抚育费要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3、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
2022-06-03 15,340 -
根据法律的规定同居需要给孩子抚养费吗
根据法律的规定同居需要给孩子抚养费,无论男女双方是否办理了结婚手续,如果一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都要支付抚养费。非婚生子女是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法律权益和婚生子女一样,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支付抚养
2022-06-07 15,340
-
01:27
孩子抚养费有哪些法律规定关于孩子的抚养费,我国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夫妻双方离婚后,子女应当其中一方承担抚养义务,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应承担子女的抚养费用; 2、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用等等; 3、有固定的收入的一方,子女的抚养费可以按
760 2021.03.24 -
01:30
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法律怎么规定的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法律的规定如下: 1、抚养费一般按照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
1,135 2022.10.08 -
01:15
民法典离婚新规孩子抚养费民法典当中有关孩子抚养费的规定,主要是指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八十五条,如果离婚之后,未成年子女由其中一方抚养的话,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需要承担支付抚养费用的责任。具体的费用数额以及支付方法,可以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如果
1,4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