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必须满足条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 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转移需要具备的有效要件有,债务是有效存在的;债务属于可转移的债务;获得债权人的同意;以及连同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一并转移;并依法订立协议。
债务转移要满足的条件有: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该债务要具有可转让性,该债务必须合法有效等,债务转让的,其从债务也一并转让,且新的债务人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
债务转移要满足哪些条件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 4、债务转让须经
2021.02.13 107 -
转移债务有哪些条件需要满足
转移债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该债务必须是合法有效的,该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债务转移的行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移的,其从债务也一并转移。
2022.08.11 166 -
债务转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债务转让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3、债务转让涉及第三人的意思表示有一定规定,债务转让涉及
2021.03.31 153
-
债务转移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债务转移,又称“债务承担”。是指债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债务转移不仅必须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 债务转移的条件是: 1、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的转移不会改变债权的
2022-11-06 15,340 -
债务转移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
债务转移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须有有效债务存在; 二、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 三、形式要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依照其规定。 四、第三人须与债务人
2022-11-26 15,340 -
债务转移须满足哪些条件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
2022-06-11 15,340 -
债务转移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
2022-05-31 15,340
-
01:10
取保候审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满足下面几个条件其中一个的,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第一,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由于罪行较轻,所以可以申请取保; 第二,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
1,341 2022.04.17 -
00:45
高利贷立案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
高利贷立案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3、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
21,625 2022.05.18 -
01:20
离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离婚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如果双方都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如果有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就要起诉离婚。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须进行调解。如果男女双方调解不成,且符合法定的判离情形的,法院会判决双方离婚。婚姻
2,2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