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什么要件构成偷窃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已满l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客体要件是国家对出入国(边)境的管理制度;主体要件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件是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情形。
本罪在主观方向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均可构成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主权。《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构成偷越国(边)境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偷越国(边)境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构成本罪的主体限于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即国家的海关或边防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放行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2020.12.09 105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
2020.03.07 204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放火罪?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放火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10.09 120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偷盗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
2022-09-30 15,340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偷盗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
2022-09-28 15,340 -
满足什么条件才构成盗窃罪
构成盗窃罪要符合以下条件: 1、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
2022-06-30 15,340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盗窃罪
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
2022-01-30 15,340
-
01:04
盗窃罪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什么盗窃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它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在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构成主体
958 2023.01.04 -
01:44
盗窃什么构成盗窃罪以下四种盗窃行为会构成盗窃罪: 1、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数额较大的; 2、多次盗窃。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3、入户盗窃,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4、携带凶
1,742 2022.10.08 -
01:02
申请假释要满足什么条件申请假释要满足以下条件: 1、法定的对象。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法定的实质
995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