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证据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解答 消费者权益保障用的证据具体包括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2、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 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依据: (一)协商和解。产生消费者被侵权问题时,商家与消费者两方以平等自愿为前提,针对有关争议进行相关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二)调解。双方可以向消协反映情况,针对具体问题由消协作出调解; (三)申诉。当消费者认为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工商局反映情况。
-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依据有哪些
(一)协商和解,是指在发生争议后,经营者与消费者两方以平等自愿为前提,针对有关争议进行相关协商,以求得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争议协议的一种方式。 (二)调解。 (三)申诉。当消费者认为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行政机关要求予以相关的保
2020.01.04 274 -
消费者的权益怎么保障
消费者的经济权益由我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保障,具体条文包括: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020.01.14 245 -
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
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五种: (1)双方协商和解; (2)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行政机关申诉; (4)仲裁机构仲裁; (5)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2021.04.05 378
-
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证据有哪些?
面对市场上的假冒商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消费后必须要求消费证据。消费证据包括收据、保证卡、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四个方面。对此,消费者必须要求并妥善保存。
2021-10-27 15,340 -
消费者权益保障用的哪些证据,法律有哪些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障用的证据具体包括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2023-06-15 15,340 -
消费者权益保障意义的消费者权益政策有哪些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依照社会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市场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制定明确的立法,这就使消费者权益不仅是一种公共约定和共认的规范,还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认和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
2022-06-30 15,340 -
行政机关有哪些权利保障消费者权益
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的部门有: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政府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县级以上政府的商务部门、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部门、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部门等。
2022-10-13 15,340
-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4,070 2022.05.13 -
01:58
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有哪些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著作权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权益: 1、发表权,是指作品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2、署名权,也就是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作者有权利在作品上署名;3、修改权,只有作者有权利修改自己的作品,或者授权他
19,810 2022.04.15 -
01:36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律如何保障债权人权益 法律保障债权人权益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监测公司的经营,能够发现危机信息并发出警报,把灭失风险引入公司内部,使公司、管理者、股东一起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成为有机整体
71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