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离职是否需要赔偿损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试用期内提前三天,正式期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辞职r用人单位当然可以提前转正员工,缩短试用期,但不可以随意增加试用期r劳动者擅自离职,原则上不需要承担什么赔偿责任(一般劳动者),只有在劳动者属于管理,技术等特殊岗位,与用人单位签订竞业协议并且单位支付了对应的补偿金;或者劳动者接受单位有偿培训并约定服务期限的情况下,才需要赔偿单位对应损失。r当然,如果劳动者擅离职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单位有权另案主张权益,这属于民事赔偿范围,和劳动关系无关r一般来说,劳动者提前离职,用人单位也就是扣一个月工资而已,也就是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就离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用人单位的损失必须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的债权如拖欠货款,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在认定劳动者过错时,应考量损害的发生与劳动者岗位职责之间的关联程度,如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指派从事超出其岗位职责范围的工作而导致损害发生,则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赔偿公司损失
1、用人单位的损失必须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的债权如拖欠货款,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在认定劳动者过错时,应考量损害的发生与劳动者岗位职责之间的关联程度,如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指派从事超出其岗位职责范围的工作而导致损
2020.12.17 393 -
员工擅自离职如何赔偿公司损失
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
2022.04.06 1,134 -
辞职是否需要赔偿公司损失
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只要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不需要赔偿公司损失。
2020.04.17 124
-
试用期擅自离职是否要赔偿损失
如果你在试用期期间,没有履行正常的辞职手续,并且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2022-06-03 15,340 -
员工擅自离职可否要求赔偿个人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以及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
2022-04-09 15,340 -
职工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公司可否要求其赔偿
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
2022-10-05 15,340 -
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员工可否要求公司赔偿
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
2022-10-09 15,340
-
01:00
员工擅自离职如何赔偿公司损失
员工擅自离职应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赔偿公司损失。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094 2022.06.06 -
00:47
无因管理造成损失需要赔偿吗
无因管理造成损失需要赔偿。在无因管理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也是属于侵权行为的,既然属于侵权行为,则侵权人就应当对被侵权人进行赔偿。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未受他人委托,也无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
2,894 2022.04.17 -
01:17
承担赔偿损失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赔偿损失责任构成要件,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出现违约情形时,即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不适当履行合同或者是出现侵权的行为; 2、具有损失后果,违约或者侵权行为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财
1,73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