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不在公租房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房的使用权能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呢?公房隶属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公共财产,不属遗产的范围,不能继承。在作为承租人的公民丧命后,其对公房的使用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为当承租人(即作为房屋使用者的被继承人)丧命时,他与公房屋权单位或房管部门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也就因一方当事人的丧命而终止,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也即随之消失。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从法律角度讲,产权单位或房管部门能够要回该公房的使用权。但是,如果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原承租人)长久共有住住,则必须考虑其现状,由继承人再向产权单位或房管部门提议续租申请,如该单位房屋要求许可,该继承人续租又无违背限定的做法,经产权单位或房管部门认可后解决房屋租赁变换手续,由继承人和该出租单位建立新的房屋租赁关系,可获到继续使用权。否则,该出租单位有权将房屋要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目前已确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的规定,今后,北京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北京户籍居民,只要符合公安部门的具体规定,就可以将自己的户口落在相应的“公共户”内。 2、公安局近日下发关于常住户口“公共户”设立与日常管理工作通知,明确了“公共户”设立原则和落户条件。根据这一通知,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有关“公共户”落户规定的,经批准后可以落户。
-
可以把户口落在公租房上吗
公租房的供应对象有三类。首先,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轮候家庭因属于中等收入以下水平家庭,且这三类保障房暂时没有房源,所以要优先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同时,本市城镇居民,如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及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未超过10万元、
2020.02.29 473 -
公租房户口迁出影响公租房吗
公租房申请条件为: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
2020.02.29 450 -
租户户口落在我的房子里
一般来说,很多房东对于租户租房落户比较排斥的,但是,其实租房落户并不会给房东带来影响,因为租客租房落户户口落的是公共地址,并不是落在房东的房子名下。 1、规范房屋出租管理,对出租人产权确认及对承租人身份确认,有利于《房屋租赁合同》合法有效,
2021.02.19 1,898
-
户口不在可以租公租房吗
根据规定,现在关于户口不在可以租公租房的具体说明如下: 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或承租家庭因自身原因提出在申请家庭成员间变更承租人的,可向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设立的租赁管理服务站提出申请,并按下列程序
2022-07-03 15,340 -
公租房户口迁出后原承租人及房东户口不在怎么办
如果你外婆是当时的承租人的话,一旦你妈妈户口迁入,一般就是你妈妈优先做承租人; 现在只能协商处理。 第四十一条房屋租赁期间租赁当事人死亡或者依法变更、终止的,租赁关系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出租人死
2022-03-17 15,340 -
户口必须在选公租房吗
属于**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的一种方式,承租户可凭廉租住房租赁证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当然也没有硬性文件必须签户口,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如小孩入学等
2022-07-04 15,340 -
户口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出租公租房
可以的。 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或承租家庭因自身原因提出在申请家庭成员间变更承租人的,可向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设立的租赁管理服务站提出申请,并按下列程序办理: 办理条件 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即可申请办理
2022-06-29 15,340
-
00:57
外地户口能不能在上海买房子
外地户口可以在上海买房子,但要满足其他条件。上海买房条件的规定如下:1、以家庭为单位,即必须是已婚的(提供婚姻证明),单身的不可以购买;2、在上海购买的首套房子,且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
5,513 2022.05.11 -
00:54
夫妻双方户口不在一起孩子怎么上户口
夫妻双方户口不在一起,孩子要想上户口,那么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到夫妻一方户口所在地上户口即可。夫妻户口不在一起,并不妨碍孩子上户口,小孩子的户口随父随母均可以的。对符合落户条件的,由本人或被投靠人向申报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提出书面申请报告,
5,092 2022.05.11 -
01:11
户口不在本地能办医保
户口不在本地可以办理医疗保险。 外地常驻并在本地购买住房的人员,可持房屋产权证、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明、本人身份证、户口本、1寸红底照片2张和本地工商银行开户存折(存足医疗保险费200元以上),到所在居住地的镇、社区办理登记参保手续。 参保
5,662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