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名誉权的方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公民需了解名誉权权利范围: ①公民享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是社会对公民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具有客观性,因此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和客观性的权利。 ②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途径,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部分。 二、公民应熟悉名誉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 名誉权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在主观上,侵权人必须具有故意,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②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③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④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目标的谩骂,无针对性,不构成侮辱行为。而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心态。②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实的行为来降低对该公民的社会评价。③诽谤行为具有公然性和针对性。 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 1. 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 2. 也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3. 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公民必须明确名誉权利的权利内容:①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既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②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①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②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③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④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目标的谩骂,无针对性,不构成侮辱行为。而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①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它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心态。②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实的行为来降低对该公民的社会评价。③诽谤行为具有公然性和针对性。 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特别诉讼时效,是指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就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短于或长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时效。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
我遭到了名誉权的侵犯,请问学生怎么维护名誉权呢?
良好的名誉对主体的好处。这主要表现为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可获得经济利益。教材指出这一点,旨在通过利弊分析,帮助学生分清好坏、选择珍惜名誉的行为。其三,好名声的取得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教材教育学生懂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好名声、珍惜好名声,做受
2024.06.01 22 -
名誉权维权机关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2024.05.31 13 -
名誉权用什么法律维权
(1)名誉受到损害,即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 (2)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由于名誉权侵权案件是属
2024.06.03 17
-
怎护维护本人名誉权?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
2022-10-13 15,340 -
个人名誉权在哪里维护?
当我们的名誉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判决;且判决书会
2022-08-21 15,340 -
维护名誉权隐私权的保障有哪些?
维护名誉权隐私权资料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等相关的方式来进行。当名誉权受到他人的伤害的时候,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的,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可以要求对方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023-08-22 15,340 -
为了维护名誉权去起诉,名誉权侵权诉讼管辖的法院如何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问:名誉权案件如何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答: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可以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 二、侵犯名誉权案
2022-07-17 15,340
-
00:56
名誉权和荣誉权区别是什么
名誉权和荣誉权主要有以下四个区别: 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 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
941 2022.11.21 -
00:51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简言之,将构成人格的不同人格利益要素用权利的方法予以法律保护的这些民事权利,就是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
1,605 2022.05.11 -
01:01
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到法院起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可以进行刑事自诉。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是看自己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犯。一般的生活中,民事权益会受到侵犯,也比较常见。当事人如果在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到法院提起民
5,1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