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如下: 1、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有反常表现的人; 2、嫉妒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伺机损人利己的人; 3、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去向不明的人; 4、与事主或被绑架人有矛盾冲突,伺机报复、要挟的人; 5、了解事主的职业、身份、地位(权力),要求事主帮助办事没达目的伺机报复的人; 6、其他知道或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职业(权力)身份、地位(权力),事发以后去向不明或者反常表现的人以及曾经有绑架犯罪意思表示,案发后去向不明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如下: 1、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有反常表现的人; 2、嫉妒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伺机损人利己的人; 3、与事主或被绑架人有矛盾冲突,伺机报复、要挟的人;等等。
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其主体范围为一般主体。
-
构成绑架嫌疑人的范围有哪些
构成绑架嫌疑人的范围有以下几点: 1、直接或间接了解被害人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表现异常的人; 2、嫉妒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伺机损人利己; 3、直接或间接了解被害人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去向不明人; 4、与受害人或被绑架人
2022.04.14 321 -
绑架罪的范围是什么
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如下: 1、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有反常表现的人; 2、嫉妒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伺机损人利己的人; 3、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去向不明的人; 4、与事主或被绑架人有矛盾
2020.10.10 142 -
绑架罪主体的范围是什么
绑架罪主体的范围: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绑架罪。绑架罪是以勒索财物或者其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2020.06.14 99
-
绑架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对构成绑架罪的犯罪嫌疑人如何处置?
绑架行为对于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都有较大的威胁,所以刑法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构成绑架罪。但是,绑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行为,对于它的认定还必须关注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也就是说
2022-03-06 15,340 -
绑架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证据是什么?
如证明犯罪嫌疑人直接或间接地策划、实施或指使他人策划、实施绑架他人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直接或间接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绑架他人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直接或间接非法剥夺被绑架人人身自由、虐待被绑架
2023-06-11 15,340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的范围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
2023-06-10 15,340 -
绑架罪的犯罪构成范围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
2023-03-07 15,340
-
01:11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分为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首先,绑架罪的客体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第
2,325 2022.04.17 -
01:06
绑架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绑架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犯罪嫌疑人绑架他人,既可能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生命权利、健康权利,也可能侵犯公私财产权; 第二,在客观方面,本
2,160 2022.04.15 -
01:08
绑架后杀人灭口的定什么罪
绑架罪指的是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的犯罪行为。对于触犯绑架罪的行为人,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对行为人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
1,9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