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合同违约金比例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最高达到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F8488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了适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额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自行约定适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额的违约金。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按照民法典规定处理。
合同违约金比例是: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
2021.04.26 191 -
合同违约金比例一般是多少
合同违约金比例由双方在合同中自行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所遭受损失的30%,超过30%的,可以请求法院适当予以减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
2022.05.21 275 -
合同违约金比例上限是多少
对于合同违约金的上限,一般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超过该标准的,则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适当予以减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
2021.10.12 395
-
合同违约金的比例是多少
法律没有强制规定违约金占合同总额,具体比例由当事人自己协商,法律不干涉。但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否则当事人有权要求适当降低违约金金额。当然,如果当事人不申请,法律也不会主动降低。
2021-11-22 15,340 -
合同违约金的比例是多少?
1、合同违约金比例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最高达到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
2022-06-24 15,340 -
合同的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违约金的比例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最高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百分之三十。
2022-06-24 15,340 -
劳动合同违约金违约金的比例是多少
劳动合同法违约金比例: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中没有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明确规定。因此,可参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不适用合同法),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明显过高,劳动仲裁委和人民法院有权予以调整。当事人
2022-05-09 15,340
-
01:01
股权转让违约金比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股权转让协议的双方都应当准守合同的约定,若是有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若是股权转让协议中有约定违约金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的,按照合同的约定计算;若是没有约定的,按照非违约方的实际损失
1,195 2022.04.17 -
01:18
法律上合同违约金是多少
违约金是由双方商量来做决定多少钱。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
1,098 2022.04.17 -
01:32
投标保证金比例是多少
投标保证金比例根据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是工程施工、货物采购类,这种类别的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投标报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第二种是工程勘察设计类,这种类别的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投标报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
7,9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