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工伤超过一年才可以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请工伤时间过了,如果职工能提出逾期申请的正当理由或遇到不可抗力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部门是可以受理的。 如果工伤认定部门不受理其的工伤认定申请的,也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会根据现有证据反映的原、被告双方的法律关系、受伤的时间、原因等进行认定,来确定赔偿的事实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受工伤,超过一年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也已经超过按人身损害提起民事诉讼救济的时效,工伤职工已经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用人单位愿意赔偿的,不受限制。
-
工伤超过一年了还可以起诉吗
工伤超过一年了不可以起诉。职工发生工伤与用人单位就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
2022.06.17 701 -
工伤超过1年可以起诉吗
申请工伤认定期限超过一年,有不可抗力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延期,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由于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申请工伤认定期限超过的,也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11.15 117 -
现在去做工伤伤残鉴定,超过一年了,可以吗
已经办理过工伤认定的,仍然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未经工伤认定的,已经超过时效,不能再去做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在三十天内申请,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受伤职工可以在一年内自行申请。超过一年的则不能申请了。 但是可以以人身
2020.06.03 289
-
工伤超过一年还可以鉴定和起诉吗
申请工伤时间过了,如果职工能提出逾期申请的正当理由或遇到不可抗力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部门是可以受理的。 如果工伤认定部门不受理其的工伤认定申请的,也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会
2022-06-03 15,340 -
工伤超过一年还可以起诉吗
工伤超过一年起诉需要确认自己符合起诉的条件,然后写好起诉状,携带起诉状、身份证、属于工伤的证据、与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等材料向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2022-06-06 15,340 -
超过一年的工伤可以起诉吗
劳动者受工伤,超过一年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也已经超过按人身损害提起民事诉讼救济的时效,工伤职工已经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用人单位愿意赔偿的,不受限制。但是,具
2022-04-05 15,340 -
工伤赔偿超过一年可以起诉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25条劳动能力鉴定步骤、时限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
2022-08-06 15,340
-
00:53
逾期交房超过3年可以起诉吗
遇到开发商逾期交付房屋,那么购房者一定要及时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的规定,如果购房者想要行使合同的解除权的,那么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如果已经过了三年的时间,那么解除权已经消灭了,
1,156 2022.06.01 -
00:55
欠款超过几年不能起诉
无论欠款超过几年,只要符合起诉条件,都可以起诉。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材料时,不会以欠款的时间来决定是否立案,而是看起诉材料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立案。欠款的时间只会影响胜诉权,出借人提
3,000 2022.05.11 -
00:50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能起诉吗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欠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产生了诉讼时效抗辩的权利,而非债权人丧失起诉权。一旦债务人
2,9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