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登记表和劳动合同有区别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登记表不是劳动合同,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员工登记表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只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员工劳动关系的最佳法律证明。 用人单位抱着侥幸心理,不与员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要承担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登记表不是劳动合同,不能把员工登记表等同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员工登记表根本无法代替劳动合同,只有劳动合同才是表明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最好的法律凭证。 用人单位抱着侥幸心理,不与员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要承担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员工登记表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是,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员工登记表等同于劳动合同吗
不是,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
2020.12.26 192 -
员工登记表是劳动合同内容吗?
员工登记表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报酬
2020.06.01 159 -
员工登记表跟劳动合同一样吗?
员工登记表和劳动合同是不一样的。劳动合同上需具备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地点等重要的事项,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020.07.13 160
-
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登记表是劳动合同吗?
员工入职登记表(职工登记表)不是劳动合同,也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员工入职登记表是登记职工身份信息、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家庭主要成员的表格,用于用人单位掌握职工的基本情况。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过
2022-07-04 15,340 -
员工登记表就等同于劳动合同吗?
员工登记表不是劳动合同,不能把员工登记表等同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员工登记表根本无法代替劳动合同,只有劳动合同才是表明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
2022-07-19 15,340 -
员工登记表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
员工登记表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
2022-06-23 15,340 -
员工登记表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
员工登记表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
2022-07-02 15,340
-
01:22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性质及地位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劳务合同的签订各方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各方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自然人签订,自然人隶属于单位管理。劳务合同适用合同法,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前者报酬由双方
4,124 2022.04.15 -
01:05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受聘人员。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聘
1,639 2022.06.22 -
01:10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对劳动合同以及劳务合同,分别作出了规定。两者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主体不同、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以及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主体不同。前者的签订主体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后者的签订主体双
26,0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