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怎么计算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法》对安排劳动者加班后的工资报酬问题规定了三种情形:(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平日);(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上述三种情形中,法律规定,第二种情形(即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其待遇有两种选择,一是安排补休,二是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工资。而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下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报酬,不能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 休息日加班,当单位能够安排职工补休时,职工应当服从。因为单位安排职工补休,可以使职工恢复加班的疲劳,有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保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加班费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平时加班的工资会根据加班时长计算。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此外,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劳动法规定平时加班工资怎么计算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0.09.19 205 -
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怎么计算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即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2、
2022.08.24 354 -
加班时间劳动法如何规定计算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不同的加班时间来发放加班工资,具体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如有明确约定数额的,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如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2020.12.19 335
-
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工资计算方法
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工资计算方法: (一)8小时外加点:根据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每天8小时之外
2022-03-06 15,340 -
员工加班工资怎么算,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
2022-05-23 15,340 -
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计算?
《劳动法》规定,每月最长加班时间为36小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
2021-12-25 15,340 -
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怎么计算
加班是要给付加班费的,国家规定如下: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工资不得用休息或补充休息代替。休息日安排工人工作,不能安排休息或补充休息的,应当支付不少
2021-12-25 15,340
-
01:29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员工加班用人单位需要向其支付加班费,一般平时加班,例如晚上需要加班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1.5倍加班工资,如周末安排员工加班则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例如国庆、五一、劳动节等安排员工加班则需像其支
11,547 2021.03.24 -
01:12
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507 2022.04.15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10,05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