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哺乳期离婚孩子应该由谁抚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哺乳期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但是男方即使不抚养孩子也要支付孩子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或者能够独立生活。男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哺乳期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但是男方即使不抚养孩子也要支付孩子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或者能够独立生活。男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哺乳期离婚孩子一般由母亲抚养。离婚后哺乳期的子女是由哺乳期的母亲抚养的。哺乳期后的子女因抚养问题发生争议不能达成协商的,人民法院应该根据子女的权益、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
哺乳期离婚孩子由谁抚养
对于哺乳期离婚,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问题,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哺乳期的孩子以随母亲共同生活为基本的原则。那么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相应的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共同生活。 第二
2021.03.29 118 -
离婚后哺乳期的孩子应由谁抚养
离婚后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应由母亲抚养为原则,具体还是依据实际情形进行判决。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
2021.04.16 75 -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由谁抚养
哺乳期离婚孩子一般判给女方,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父方生活: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因
2021.01.29 146
-
哺乳期离婚孩子应该由谁抚养
1、哺乳期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但是男方即使不抚养孩子也要支付孩子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或者能够独立生活。男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
2022-11-03 15,340 -
离婚哺乳期的孩子应该由谁的抚养?
离婚后哺乳期的孩子以随母亲抚养为原则,具体还是依据实际情形进行判决。对此《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3-02-19 15,340 -
哺乳期的孩子应该由谁抚养
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归女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当母亲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应该将抚养权判给父亲: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
2023-01-02 15,340 -
哺乳期离婚孩子由谁抚养?
已经不属于哺乳期,但仍可依法要求小孩由女方抚养。子女的抚养监护问题,主要是根据有利于女儿的成长为原则判断双方的条件优劣,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
2022-03-30 15,340
-
00:58
哺乳期离婚孩子应归谁
为了保护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权益,我国民法典第1084条规定了,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主要判决跟随女方生活。换句话说,如果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孩子年纪还在两周岁以下,这时候法院一般都会判决该名子女跟随女方一方生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特殊的情
521 2022.04.17 -
01:46
哺乳期后离婚孩子归谁
哺乳期内离婚,一般来说,法院都会判决孩子跟随女方生活。哺乳期以后离婚,就不需要遵守上述的规则。法院会综合考量男女双方之间的生活条件,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出发,进行子女抚养权的认定。具体来说,首先,法院会尊重双方的抚养权协议的约定。换
1,031 2022.05.11 -
00:55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算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按照实际情况来定。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标准有: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
1,3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