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受伤没有受伤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工地上的工伤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根据《最高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你们必须在事故发生一年内向法院起诉维权。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便丧失了胜诉权. 你们可以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鉴定时需要伤者本人带上身份证复印件,病历,片子等。 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的金额需要按照下列赔偿项目理个赔偿清单才能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地受伤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造成人身损害的,可以请求侵权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可以请求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工地受伤没有合同的只要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没有相关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工地受伤没有合同怎么办
第一,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直接去申请工伤就行,如果你没有证据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得先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之后再去申请认定工伤,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没有支持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你可以
2020.01.14 169 -
没有合同的工地受伤怎么办
对于没有合同的工地受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没签合同也是不能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因此在工地上受伤的情形,就是属于工伤,都应当按《工伤保险条例》来进行工伤赔偿。
2020.09.18 157
-
工地受伤没有人受伤怎么办
总体来说,要有能证明你在工地受伤的证据、你给雇主干活的证据、你为此支付相关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证据等等。证据形式包括证人证言、书证、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医院诊断书、票据等等。你最好起诉张某、袁某,
2022-02-02 15,340 -
工地受伤了,没有受伤证据怎么办
1、首先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收集保留证据。比如协商赔偿的时候要录音、证人证言等都可以,证据越多越好。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协商不成起诉的话会造成无法立案。 2、非工伤。 3、是劳务关系,走人身损害赔偿流程
2022-02-19 15,340 -
工地受伤没有报工伤, 怎么办
建议申请认定工伤,、个人申请程序: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
2022-03-20 15,340 -
工地受伤,没有报工伤,工伤怎么办
建议申请认定工伤,、个人申请程序: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
2022-03-28 15,340
-
00:55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没有合同
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那么赔偿处理方法如下: 1、证明劳动关系。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 2、清楚工伤赔偿标准。也就是需要清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般是指,工伤职工
2,516 2022.05.11 -
01:25
工地受伤赔偿不合理怎么办
如果是因工受伤,且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工伤员工直接由该单位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即可,被认定为工伤后即可享受工伤赔偿。如果说当事人是没有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下的劳动者,则应该要求将工程违法分包出去的有资质的用工单位承担责任。如果涉及相
849 2022.05.13 -
01:08
工地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赔偿或者少赔偿,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会在60日内得到工伤认定结果。得到工伤认定结果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商定赔偿范围,争取合法权益;若协商不了,可以选择当地仲裁机构
665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