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法上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民法上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2022-11-08 15:4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8回复

专业分析: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欠条诉讼时效为三年,即当从欠条规定的时间截止后起算三年内欠条的诉讼时效就到期。如果在欠条上并没有规定时间时,则要从借钱的限制时间截止期三年内欠条才具有诉讼时效。

胡梦蝶律师

北京家理(深圳)律师事务所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律师普法更多>>
  •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怎样规定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怎样规定

    关于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如果因以下纠纷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

    2021.03.02 116
  • 民法上的医患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的
    民法上的医患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中对于医患纠纷适用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该期限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同时我国《民法典》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1.01.20 74
  • 民事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2021.03.28 23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时效

    这一问题的详细讲解。在我国常见的民事诉讼案件中,规定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是有关的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使用自己的合法诉讼权时,对于该案件的相关可以胜诉以及合法立案的诉讼时效权利会随之消失。下文是网站小编

    2021-06-20 15,340
  • 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022-07-16 15,340
  •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上法律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7-20 15,340
  • 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多少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

    2022-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0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诉讼时效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本息的;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

    3,921 2022.04.15
  •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1:28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采纳了民法总则确定的诉讼时效新规定。与过去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不同,民法典和民法总则将普通诉讼时效规定在了三年的期间。 也就是说,在以前发生民事纠纷时,权利人只能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2

    1,835 2021.03.24
  • 债务追讨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01:11
    债务追讨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28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