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两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诉讼时效,是否合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约定的诉讼期限无效。 诉讼时效期限不能由双方约定,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约定诉讼期限是无效的。 诉讼时效期限是不可以由双方约定的,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除斥期间是法律为形成权设定的行使期间。所谓形成权,是指因单方民事行为即能引起民事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权利。
-
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呢
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除斥期间是法律为形成权设定的行使期间。所谓形成权,是指因单方民事行为即能引起民事
2021.04.15 107 -
诉讼时效是否能够在合同中约定
诉讼时效不能够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均不予认可。
2021.03.14 171 -
民法典合同约定不成立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合同不成立产生纠纷,适用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021.04.07 127
-
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任何一个合同的订立都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种债,合同之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是要求对方当事人给付一定的行为或者金钱等等,可以说是一种债权请求权。在诉讼法中,分为确认、给付及变更之诉,你起诉要求对方继续履行
2022-08-30 15,340 -
合同约定不得提起诉讼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所以,诉讼权利是给予公民的法定权利,由于合同约定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所
2022-08-05 15,340 -
合同当事人有权约定诉讼时效吗?
第二条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2022-08-19 15,340 -
返还不当得利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适用。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以及继承权请求权等,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的一种,因此,不当得
2022-07-19 15,340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5 2022.12.11 -
00:59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能够笼统的回答。在确定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时候,应当首先明确合同履行中各阶段请求权的性质,随后将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作出区分,才能够清晰的明确不房屋买卖中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按照通常的理解,只有债权请求权
1,055 2022.04.17 -
01:08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义务。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不包括当事人及有关第三人的
1,6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