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再同居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又住在一起,单方购置房产,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为共同财产,就是个人财产。《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离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双方领取离婚证或离婚判决生效后,双方婚姻关系解除,除法定撤销情形出现外,不能申请撤销; 2、对财产、债务,若双方不平等分割的,若后续产生纠纷,当事人无法提供充足证据的,法院不会支持其主张; 3、其他法律后果。
1、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据此提出离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3、人民法院在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案件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民事制裁。
-
假离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离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
2021.04.05 119 -
假离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离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
2021.04.28 197 -
承诺生效后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承诺生效的时间是合同成立的时间,承诺生效的地点是合同成立的地点。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
2021.03.06 111
-
假离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双方取得离婚证明或者离婚判决生效后,除法定撤销外,不得申请撤销婚姻关系; 2、财产、债务分割不平等的,当事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的,法院不支持其主张; 3、其他法律后果。
2021-12-22 15,340 -
假离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
2022-09-08 15,340 -
合同无效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当事人应当返还取得的财产; 3、当事人有过错的,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2-05-14 15,340 -
合同无效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当事人应当返还取得的财产; 3、当事人有过错的,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2-07-04 15,340
-
00:57
离婚后又同居财产怎么分
离婚后双方又同居的话,这时候对于双方同居过程中获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双方各自所有的财产。这主要因为,同居关系并不等于婚姻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之后又同居,同时并没有重新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话,就意味着双方并不是夫妻关系
494 2022.04.25 -
01:18
离婚后同居财产怎么分配
离婚后,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法院一般都会按照平等分割的原则来进行分割。换句话说,离婚时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人一半。但是,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方存在挥霍、转移、隐藏共同财产的行为,可以要求法院针对对方,进行少分甚至是不
1,5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