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从犯罪构成各方面综合来看,修正条款的规定应认定为两罪,即“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购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列举性的表述为“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上述列举的五个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属于本罪的犯罪主体范围,取决于对条款中的“等”字的解释。个人认为,从目前公民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客观情况看,本罪的犯罪主体应作扩张性解释,将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均作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3、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 4、公民个人信息外延过大,修正条款中表述的“个人信息”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 5、修正条款罪名的成立还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何为“情节严重”应及时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利于司法实践中的准确认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故意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债权人可以不经债务人同意免除债务,免除债务是债权人的权利,债务免除的,则免除部分的债权债务关系终止,债务消灭,且该部分债权的从权利也一并消灭。
-
泄露个人信息构成什么罪名?
故意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4.21 123 -
泄露个人信息构成什么罪名啊
债权人一般不可以要求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该行为属于违约行为,但是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则可以提前履行,如果是债务人要提前履行债务,只要没有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即可。
2021.03.26 106 -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泄露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被用于犯罪的; 2、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十条以上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或5百条以上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或
2020.11.08 303
-
泄露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根据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标准如下: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
2022-06-13 15,340 -
泄露个人信息构成什么罪?
1、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
2022-06-12 15,340 -
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法将情节严重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规定为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有如下构成条件: 1、主体要件构成犯罪的主体是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
2021-06-19 15,340 -
职工个人信息泄露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1、是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损害事实必须与被告人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这是允许提起附带民事损害赔偿诉讼的前提之一。2、是因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
2021-11-20 15,340
-
01:13
泄露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公民个人信息,一般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有
733 2022.04.17 -
01:01
什么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如果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该内幕信息的人员,在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在公开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前,有下列三种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则构成内幕交易、泄露信息罪。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买入或
1,527 2022.04.15 -
00:57
泄露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为:国家机关或者电信、金融机构、教育单位等工作人员,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单位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公民的基本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2,950 2022.04.17